|
发表于 2010-12-8 17: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4.效益竞争力
(1)西南地区效率竞争力排名前五位的城市分别是成都、玉溪、海口、绵阳和桂林市,其中成都、海口和桂林市属于旅游城市,绵阳属于新兴电子工业城市。后五名的城市分别为柳州、攀枝花、遵义、六盘水和贵阳市,均为老重工业城市。
(2)成都、海口和桂林市在四个单项指标中表现较为出色,成都更是获得了三个第一,这些城市效益竞争力排名靠前。相比之下,本地区排名靠后的五个城市情况比较简单,它们均为老重工业城市,以能源、矿产、制造业为支柱,必然引起高污染、高消耗,从而削弱效益竞争力。
(3)就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来看,乐山、玉林虽然在工业废物利用方面排名靠前,但其他指标排名较低,故效益竞争力排名只能位居中游水平;与此相反的情况是玉溪和绵阳,这两个城市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排名不理想,但效益竞争力排名靠前。这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三个指标当中,显示本地区各城市发展模式有较大差别。此外,由于遵义和六盘水市经济规模较小,同时又主要以矿物开采为主,故水资源利用排名较为靠前。
(4)考察这组城市效益竞争力排名的等级可以发现,排名在前五位的城市可分为两个档次,成都、玉溪、海口属于A级,即在全国200个城市中排名位于前50名,绵阳、桂林属于B级,排名约在第50~100名。排名最后五位的城市均属D级且层次相差不大,全国200城市排名末50位。其余几乎都属于C级,全国200城市排名第100~150名。
(5)考察这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名可以发现,效益竞争力排名靠前的城市综合实力大多为B级,成都(A)例外,本地区效益竞争力排名靠后的五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并不一定弱,如柳州和贵阳市,显示效益竞争力对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有限。
小结:
——作为一个以钢铁制造为支柱的城市,攀枝花在污水处理方面的优异表现让人眼前一亮,其在“工业污水排放处理达标”方面的经验,值得其他以金属制造为支柱的城市所借鉴;
——能源富市如六盘水、贵阳、遵义同时也是能源低效利用的城市,这样的情况是值得思考的;
——贵州省3个城市的效益竞争力排名均靠后。
5.结构竞争力
(1)西南地区结构竞争力排名前五位的城市分别是成都、重庆、昆明、南宁和贵阳市,全部为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后五名的城市分别为北海、德阳、泸州、六盘水和乐山市,其中有三个城市来自四川省。
(2)成都市西南地区结构竞争力排名靠前主要是因为具有较强的第三产业和非常合理的企业布局。前者得益于成都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后者则为成都经济的结构联动、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类似的解释还可以应用于昆明。虽然重庆辖区人口多,第三产业增加值均值较小,但其在研发方面投入巨大,科技创新能力有目共睹,加之具有和成都相当的企业布局,结构竞争力较强。排名靠后的五个城市中北海、德阳和乐山市面临的情况比较类似,即第三产业薄弱、企业布局不合理,这在相应指标之中有所反映。六盘水市由于底子薄,导致企业布局不合理,加之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容易忽略研发的重要性,故排名靠后。
(3)就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来看,成都、昆明、桂林占据前三甲。从研发能力来看,重庆因其复合工业发展布局和直辖市的地位使然,研发经费非常充足;号称“科技城”的绵阳其科技投入也颇为可观;两个城市作为不同发展方向的代表名列第一、二位。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因为其特殊的行政地位和发展历史企业布局较为合理,五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重庆分列企业布局指数排名前六。
(4)考察这组城市结构竞争力排名的等级可以发现,排名在前五位的城市均属于A级,即在全国200个城市中排名位于前50名。排名最后五位的城市均属D级,全国200城市排名末50位。余下八个城市四个B级,四个C级,分布均匀。进一步观察等级层次发现,海口市的结构竞争力指数(B++)与获得A级评价的贵阳相差不大,适当调整有可能再提升一个档次。
(5)考察这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名可以发现,结构竞争力排名前五的城市综合实力获得较好评价。其余13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名几乎与结构竞争力排名一致。显示出结构竞争力的强弱与综合竞争力的高低呈较强正相关。
小结:
——企业布局指数排名和结构竞争力排名几乎一致,可见企业布局的合理程度是衡量结构竞争力的重要标准;
——在西南地区,省会城市和直辖市通常拥有较合理的企业布局;
——四川省有三个城市结构竞争力排名靠后,推测其主要原因是第三产业不够发达,企业布局欠合理。在这样的情况下,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可能会受到限制。面临同样情况的还有北海市;
——观察结构竞争力和规模竞争力排名靠前的五个城市发现两组排名完全相同;而排名靠后的五个城市有三个城市重合,显示结构竞争力和规模竞争力有相当的关联。这表明在西南地区,强大的第三产业、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合理的结构是形成规模经济的重要保证;反过来,规模经济有助于创造第三产业需求、提供足够的科研经费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6.质量竞争力
(1)西南地区结构竞争力排名前五位的城市分别是成都、柳州、昆明、贵阳和桂林市,其中有三个省会城市。后五名的城市分别为绵阳、玉溪、六盘水、泸州和乐山市,其中有三个城市来自四川省。
(2)观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发现排名靠前的五个城市中,成都、柳州、贵阳和桂林市在上述2项指标中排名靠前且较协调,仅昆明例外,故质量竞争力排名靠前;同时,排位靠后城市单项指标均没有进入前十,因而排名靠后。部分单项指标领先的城市如重庆、玉林和攀枝花市,由于两项指标不协调,从而未进入靠前排位。显示出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是否协调影响质量竞争力的强弱。
(3)我们在单项指标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两项指标中,单项排名靠前的城市未必就是质量竞争力较强的城市,但单项排名靠后的城市大多都是质量竞争力较弱的城市。由此可见一个城市质量竞争力在较低水平的时候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敏感度较高,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的协调度关系较大。
(4)考察这组城市质量竞争力排名的等级可以发现,排名在前五位的城市均属于B级,即在全国200个城市中排名第50~100名。表现出西南地区各主要城市质量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还欠优。同时,我们看到排名第6~8的城市如重庆、玉林和攀枝花市质量竞争力评级与排名前五的城市同属B级,可见本地区的质量竞争力存在整体提升的潜力。后五位城市的等级评级与居民人均后可支配收入的评级大体一致,显示一个城市质量竞争力在较低水平的时候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度大于与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的相关度。
(5)考察这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名可以发现,排名靠前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评级多为A、B级。排名靠后的城市可分两档,绵阳和玉溪为第一档,获评B级,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其他竞争力指标上表现较为出色,综合水平随之较强;六盘水、泸州和乐山市质量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评价基本一致,这与其所处发展阶段是符合的。
小结:
——在没有根据物价水平对收入进行调整的情况下,西南地区各主要城市质量竞争力无一进入全国前50名;
——四川省有三个城市结构竞争力排名靠后,分别是绵阳、泸州和乐山市,而成都市排名第一,可见四川省质量竞争力差距较大,分化较严重;
——重庆和玉林市提升质量竞争力的突破点应该在提高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水平方面,而遵义和攀枝花市提升质量竞争力的途径则可能在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上。考虑到遵义和攀枝花市特殊的产业结构,建议其从合理化产业布局和发展第三产业入手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7.综合竞争力
(1)西南地区综合竞争力排名前五位的城市分别是成都、重庆、昆明、南宁和海口市,全部为省会或直辖市。后五名的城市分别为北海、德阳、泸州、乐山和六盘水市,其中有三个城市来自四川省。
(2)在西南地区,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具有较大优势的综合竞争力,这是其发展历史、经济基础和行政地位所共同决定的。排名靠前城市的规模、结构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评价结果大体一致,和增长竞争力差别明显,意味着西南地区没有出现东南地区那样的“大基数、高增长”城市,城市竞争力处于稳定期。排名靠后的5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大多属于D级评价,仅北海为C级。这些城市多数在效率和结构竞争力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但在增长竞争力方面出现一些亮点。
总结:从综合竞争力指数和等级来看,
16个城市可分为四档。
顺次为 成都、重庆、昆明、南宁;
海口、柳州、贵阳、桂林、玉溪、绵阳;
攀枝花、玉林、遵义、北海;
德阳、泸州、乐山和六盘水市。
分属同一档的城市差异值不大,但各档间差距相对较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