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7-1 12: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ongfei1 于 2018-7-1 12:57 编辑
不能过分强调生源的质量,教育是有综合因素的, 环境的因素远比人的因素重要的多, 环境造就人,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所以,教育体制、教学环境,远比生源重要得多 ! 现在中国每年毕业七百多万名大学毕业生,近二十年累积培养出了一亿多名大学生,这么多的大学生应该出多少诺贝尔科学家? 实际结果又出了多少个呢? 清华、北大每年在全国都是万里挑一的生源,但清华北大又培养出了几名诺贝尔科学家呢?
所以,不能神话生源质量的差异, 就拿深中那位所谓的全省前20名的理科女生来说,呵呵,她真实的水平能比其他深中的学生强? 别开玩笑了,我估计她平时连班上的全十名都不见得保持得住吧
还有一个例子, 邻居家的男孩子,一直在深圳实验中学位居全年级前十名的水准,按说这也是考清华北大的水准, 但高考时没发挥好,结果只考了全校约100名左右,最后只上了北京理工, 难道这种生源质量就真的不如清华北大的生源质量 ?其实,深中、实验、深外、深高这几所中学,每学期前几十名的名次波动都是比较大的,但最终的高考其实也只是他们中学阶段的众多考试中的一次而已,但仅凭这一次的考试成绩而确定的名次和所谓的生源质量,其实并非那么合理。
所以,别神话生源质量,重点大学本科生真实的能力差别其实并不是很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