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2-15 01: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4-12-15 01:25 编辑
当年(2006-2010)追小蛮腰、大剧院(那时叫歌剧院)、博物馆、西塔、珠江城、利通、广银(那时叫普惠)、太古汇等等的时候可能是广州高楼迷、摩天迷最high的时期了,其高涨热情程度,远超现阶段(2011-2015)追东塔、盈凯、越秀金融、环都、高德冬、天环等的情况了(那时期是“一群月亮+一群大星星+一大群中小星星”[广州塔、西塔、珠江城、歌剧院都是月亮级别的,利通、太古汇是准月亮级别的];现阶段是“一两个月亮+三两个大星星+一群小星星”[东塔是月亮级别的,天环基本也可算,盈凯、环都算准月亮或大星星级别的],整体而言,比那时期弱多了)。
以后恐怕也不会再有了,即使是金融城的建设高涨期(一来金融城是分批一步步分片区慢慢建设的,没有2006-2010那时期的大规模集中爆发。二来就算未来金融城的二期假设有一个大规模集中建设的爆发期,恐怕也不能奢望能有2006-2010那时期的那么多的优秀建筑佳作出现了[难以奢望诞生一群月亮或准月亮级别的建筑了,看看现在的金融城一期已经诞生的作品的素质就可大概知道了,希望未来二期能给力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