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5-9 11: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zy3 于 2021-5-9 11:19 编辑
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千百年来,奔流不息的运河孕育了清江浦悠久的历史、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为深入贯彻关于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清江浦区紧扣建设“江苏美丽中轴”和淮安“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的决策部署,坚持文化引领,立足资源禀赋,打造独具清江浦韵味的“诗和远方”
经过半年多的改造升级,目前,御码头运河文化美食中心项目一期先导段工程已经完成。该项目按照运河文化、美食文化、自然风光交汇融合的总体构思,围绕“一个院子、一个中心、一条街、一个民生项目、三条游线”进行全面提升改造,致力打造成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标志地、本地市民的休闲地、外地游客的打卡地。御码头的改造提升是清江浦区加快文旅融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清江浦区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机遇,依托清江大闸、清晏园、丰济仓等历史古迹,打造与运河节点城市特质相契合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讲好历史故事。充分利用清江浦记忆馆、名人馆、戏曲馆等文化场馆,深入挖掘漕运、美食、河工、戏曲等文化资源,梳理传承大运河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让文化遗产有生命、有温度、有性格。清江浦还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加快运河文创中心、1415街区、清晏园周边历史文化街区等运河沿线重点项目建设,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串联起沿河片区发展,让千年文脉流淌不息。当前,清江浦区正全面融入大交通时代,抢抓“短时空旅游”新机遇,启动智慧旅游信息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建设,完成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提档升级,大力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春夏秋冬“全季”和白天夜晚“全时”旅游产品体系,此外,还适时推出清江浦花艺、蛋雕、京腔木偶、浦楼酱醋等一批特色旅游文创产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打造运河文化游、红色教育游、生态休闲游、淮扬美食游,唱响文旅“四季歌”
淮安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成立大运河办、组建文旅集团,统筹推进大运河保护开发。据淮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大运河办党组**、主任张建闯介绍,淮安市全面聚焦、重推重抓中国水工科技馆等标志性项目,实施了里运河文化长廊沿线亮化绿化及景观提升工程。淮安市在确保河道原状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境内运河河段的水体、岸线整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运河沿线化工企业搬迁,进一步整合集装箱物流资源,积极拓展外贸航线,打造绿色发展的生态廊道,让大运河成为淮安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黄金通道。淮安市持续推进里运河文化长廊、大运河风光带景观建设,构建“城水相依、组团相间、生态相连”的城市格局。将绿、水、文等元素注入全域旅游发展的各环节,挖掘白马湖水资源和水文化特色,通过打造长三角地区面积最大、葵花品种最全的“向日葵的故事”景区,精心筹办白马湖主题菊花展,建设“白马湖油菜种植基地”“白马湖牧场”“白马湖生态观光苗圃”等项目,形成可观的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吸引了众多在外游子和周边村民就近就业创业,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实践。
看看淮安打造的运河文化多么有味道,目前沿线的淮安,扬州,镇江,无锡苏州都有和大运河相关的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开发的项目,包括古街,古塔,历史街区等等。常州对外倒是一直说自己是江南豆市米市木材发源地集中地,到现在也没有开发出一个像模像样的历史街区,篦箕巷,三堡街,西河沿都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这一点非常佩服淮安和无锡都是后天努力打造的城市景观,尤其是无锡的清名桥和南长街项目虽然之前很破败,但是后天打造的非常漂亮,亦古亦今。虽然现代元素运用较多,商业味道较浓。但是这也是符合运河商业的本色。常州的运河因为拓宽拆除了很多本身沿街的老街非常可惜,但是目前也还有很多历史遗存可以开发,但是光一个大观楼前后规划了十年了也没有大动作。这个发展理念以及工作效率真是无语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