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10-17 16: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知道人不是鱼,但关键是东葛路也有鱼,长堽路也有鱼,看你渔网捡那个地方的鱼咯?
小一点的渔网就是BRT,用他来专门捕东葛路的鱼,那可以满打满算。
大一点的渔网当然就是地铁了,他可能捕不了东葛路的鱼,但他可以捕长堽路的鱼啊,虽然最后长堽路总量比东葛路要小点,但不要忘记了这是大网,我不只是要管长堽路或者东葛路的。这个渔网其他结构至少还是好的,你就能捕到新阳路往东站的鱼。如果是现在这个结构,7号线即便进东站,效率也比1号线好不到哪里去,也不知道是怎么个分流法,更不用说现在还是交而不换了,老版规划也是从长堽路到凤岭北到东站。这样的方案显然更成熟。
==================
至于BRT的问题,不论是我在递交给新竹路,或者是那边有设计院的人过来跟我聊过,实际上我的想法差不多七七八八告诉他们了。BRT在玉洞大道虽然宽,对现行交通系统几乎没有影响,但实际上玉洞的BRT执行起来效果很差,和南宁BRT预期的运营模式相差甚远。
南宁的BRT的模式,就是侧重让不同线路接进来换乘的,但看这点,东葛路线路多、路口多、途径线路多、全程线路少,其实是非常适合作为南宁BRT的换乘通道道路的,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普通线路接进BRT道,从这条路拐进东葛路,停一两个站,下个路口再拐出去。这样子在道容量有限的情况下接入更多的线路,能扩大BRT的影响范围。
反之,长堽路出四医院后段平交大路口极少,像47路、201路这种动不动钻小路的,要么不方便整合,要么靠站、走向又有妥协,后面一大段没有路口的就一大堆线路共线到茅桥站,根本凸显不了任何BRT的换乘优势(没意义),导致去年有大量长堽路茅桥段的线路撤出(当然肯定也有车场的关系)。
只不过现在南宁想要修这种BRT,在平地上跑的,太过于占用道路资源,尤其是东葛路局部段比mz路还要窄的,需要做出妥协或者花大功夫来改造。如果修高架,愿不愿意出这个人力物力是一回事,同台免费换乘功能基本是废掉了,除非搞上下连通站台。至于工程和设施的细节,例如BRT的进出站问题,尤其是面向老年人的双向电梯,还是得靠占用路幅来妥协,伴随的就是窄的地方得做成像BRT2那样的单站台。那就要一堆车上左开门了。但我觉得这样子的成本牺牲是没办法且已经择优的,就看取舍多少而已。
至于为什么会对现在这个BRT1这么嗤之以鼻,还是跟他占了规划有关系 ,这个BRT修到长堽路能把地铁这边的规划给搞乱,也是够无语的。毕竟本来就应该是7号线的线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