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项目进度] 琶洲西区(磨碟沙)专题|最高375.5米和320米|建成和在建12栋200+|18个商业地块未出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 01: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5-9-1 07:56 编辑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 ... content_7464303.htm



广州创新发展观察团专家把脉海珠“创新岛”

海珠呼唤“互联网+”创业大街

2015-08-31 南方日报 记者:马喜生 刘茜 陈思勤 朱伟良

    圆桌论坛专家名单

    霍国庆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

    王 珺 广东省社科院院长

    王德禄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

    曾伟玉 广州市社科联主席

    谢 勇 中科招商集团董事执行副总裁 广东中科招商董事总经理

    伴随着腾讯、阿里、唯品会、复星、国美等业内龙头企业陆续拍地进驻,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于今年异军突起,成为广州创新的代名词。

    此次,广州创新发展观察团走进海珠,众专家把脉“创新岛”,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活动结束后,记者继续约访专家学者,对海珠如何树立“创新岛”形象作了延伸解读。观察团专家认为,海珠既要关注顶级高校创新作用,也要激发众创空间创新潜力,两管齐下营造创新氛围。其中有专家呼吁海珠打造“互联网+”创业大街,把各种要素通过金融纽带聚集在一起,把产业的龙头作用和功能带动起来


    1

    海珠如何树起“创新岛”形象

    拥有90.4平方公里的面积的海珠区,一直不乏发展话题:古有黄埔古港,今有广交会和琶洲会展区。这个被珠水四面环绕的海珠岛,今年以来成为广州的创新窗口。海珠要树立起“创新岛”形象,需要重新审视并把握其区位优势。

    霍国庆:海珠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岛,具有宜居宜业的特点,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是创新创业者聚集的“洼地”。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海珠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海珠要继续保持创新优势,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岛”,就要通过创新产生高附加值产品。海珠要树立起“创新岛”形象,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协调管理创新。

    首先,要重视“广交会”平台。广交会已经有近60年历史,是“中国第一展”,广交会已经成为中国外贸“晴雨表”。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广交会要做成线上永不闭幕的广交会。如果广交会能够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每天都开展,O2O的广交会将给海珠带来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商业形态的聚集

    其次,“创新岛”的创新要落实在管理创新上。科技管理学对创新定位是实现“五创要素”,即创意、创造、创新、创业和创投。通过比较,海珠基本具备“五创要素”,如海珠TIT创意园有创意,密集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有创造,企业将科技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有创新,众创空间每周都进行创新路演和项目启动上马表明创业和创投表现不俗。

    王珺:从大城市呈现出分工圈层结构理论来说,海珠要做“创新岛”,必须成为城市核心地区,同时又要与繁华商业区有微妙的距离感。

    大城市的核心区多承担商业圈角色,这里地价昂贵、人群密集流动,对创新者来说难以闹中取静,因此逐渐进化为商业区,这相当于广州的天河区和越秀区。商业区的外围则是中间层,这里地价相对便宜,环境较为幽静,生活配套齐全,生活成本不高,适合扮演技术创新角色,海珠区和萝岗区正与之对应,海珠拥有全省密集度较高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孵化器便是例证。

    大城市的分工圈层结构同样适用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合作,比较深圳与东莞、惠州的分工合作,深圳着力创新,不少产品则放在后者两个城市中生产。

    海珠要培育“创新岛”,也要把握分工圈层结构。未来这里可以吸引最顶尖的移动互联网创新企业和机构,影响力辐射到珠三角的二线城市群中。反过来说,珠三角的二线城市也需要创新带动,倒逼一线城市提供创新来源。在广州乃至全省的创新格局中,海珠“创新岛”发展空间大,要扮演创新输出的角色


    2

    重视中山大学创新引擎作用

    在任何时候,顶级高校既是一个地区的智力高地,也是知识创新的引擎。上世纪5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启了创新创业的思潮,师生创办了惠普、思科、雅虎、谷歌等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企业,推动形成了硅谷这一高新技术产业高地。中山大学作为创新引擎的作用不容忽视。

    曾伟玉:海珠区要打造“创新岛”,区政府要重点把握中山大学这个创新引擎。

    海珠的创新引擎可能有多个,但中山大学是其中的泰斗。实践和经验表明,顶级高校既是一个智力高地,也是知识创新的引擎。这主要是因为,在高校中,有创新所需要的最集中的人才资源。毫无疑问,高校师生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创新、高新技术创造的主动力。

    比如,斯坦福大学在上世纪50年代开启了创新创业的思潮,斯坦福师生创办了惠普、思科、雅虎、谷歌等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企业,推动形成了硅谷这一高新技术产业高地。权威报告显示,目前硅谷活跃企业中有近4万家与斯坦福大学紧密相关,这些企业创造了540万个就业岗位和每年约2.7万亿美元的收益。作为中国创新创业最为活跃的区域,中关村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多的高校老师开始成为学生创业的天使投资人,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指导和起步支持。

    海珠区拥有中山大学这一世界知名高校,如果没有依托好中山大学的科研、人才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其创新潜力,加大在科研成果转化、孵化器建设、创业教育、创业扶持等方面的政策、资金支持力度,那将是海珠区最大的创新资源浪费

    霍国庆:海珠区要用中山大学这个国家级一流大学的智库,加快培育知识创新,让技术创新成果服务于创新发展。当前中山大学科技园区、中大创投成为业内知名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但这还不够,因为还没有达到国内最知名程度。简单地说,中山大学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还没有起到带动作用,随着大学产学研加速提升,企业和众创空间通过保持交流、学习和吸收,将会全面提高自身的发展速度。

    广州还应该把中山大学定义为顶级人才库进行打造。腾讯就是有了张小龙这样一个领军人物,才成就了微信。在任何时候,领军人才对于区域创新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珠区要密切跟中山大学合作,培育出领军人才。政府还要转变领军人才培育思路,不能再光靠奖励补贴,而是要创造事业平台来留人


    3

    海珠创新如何发展众创空间

    在当下“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战略下,拥有龙头企业的区域,拥有人才溢出、资本流转的优势。要让创新进行无缝对接,除了龙头企业外,还必须搭建起扶持初创者的众创空间。地方政府越早意识到众创空间的重要性,并扶持其发展,才能越早走上创新的转型之路。

    王德禄:海珠区创新创业氛围很足,接下来要培育众创空间。海珠区TIT创意园有潜力打造成广州的中关村“创业大街”。

    众创空间极具活力,它更侧重于开放环境下创业团队间的沟通交流,相比孵化器更能提供开放的创业服务。众创空间侧重于做创业苗圃服务。众创空间的好坏多寡是衡量一座城市创新活力的指标。美国硅谷一年有4.6万家新企业成立,中关村的数据是5万家。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现在到处是“咖啡味”,寻求创业的年轻人借助众创平台,逐渐实现了从新想法向产业化的转化。未来,中国是新实业、新消费、新想法的天下,广州要及早做好准备。

    TIT创意园前身是广州纺织集团的厂房,经过改造后呈现出创新氛围,这说明广州的眼光比较超前。传统产业正在经历发展瓶颈,新兴产业会逐渐取代它。要让新兴产业扎根、做大,前期必须要有众创平台。

    众创空间里的企业死亡率很高,甚至超过50%,如果剩下的一小部分出现爆发式成长,那就达到了效果。创业多样性是创新生态的源泉,众创空间就是源泉中的源泉。有人认为,不要轻易鼓励年轻人创业,因为创业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众创空间恰恰是反其道而行,因为新东西不做出来,没有人知道是否能够成功,就像微信一样。

    有些地方政府关注的是已经爆发成长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忽视了初创型企业,这种做法比较急功近利,现在政府要转变思路,体制内力量要对市场形成更加开放和支持的格局。

    谢勇: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需要的动力是类似于中关村创业大街的“互联网+”大街,把各种要素通过金融纽带聚集在一起,把产业的龙头作用和功能带动起来

    当下,成功的创业者大都是大公司跳槽出来的,未来海珠也将出现这种可能。琶洲短短时间里进驻了如此多的龙头企业,吸引大量高端人才聚集,人才上形成溢出效应。

    中关村“创业大街”依靠的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把创业服务机构集中在一起,比如3W咖啡、车库咖啡、天使会、联想创投等,集聚了创业服务、创投机构有上百家,每天车水马龙。琶洲除了扶持产业龙头,还要有属于自己的创业空间,让上了轨道的创业者和初创者能够迅速对接资金和人才,最终形成创新氛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 01: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5-9-1 07:56 编辑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 ... content_7464296.htm



广州为何能诞生微信?

专家:广州具有区位、人才、创新氛围等若干优势

2015-08-31 南方日报 记者:马喜生 陈思勤 黄少宏 刘茜 马芳 实习生:郭淞冰



    今天的广州有两张“金名片”,一是高达610米的广州塔,亚运会后广州塔代替中信大厦成为广州城市宣传的新形象,高耸入云的塔尖,拔高了广州的城市地平线。一是腾讯微信,微信团队组建5年时间,活跃用户超5亿人遍及大江南北,“连接一切”的微信,提升了广州互联网产业地位。

    广州为什么能够诞生微信?位于深圳的互联网巨头腾讯,为何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武器”微信总部落子海珠琶洲?在微信企业再度选址之时,广州如何洞悉微信商业前景,没有错失机会?

    对于上述问题,专家给出的答案是:广州具有区位、人才、创新氛围等若干优势。比如,作为华南地区高校和院所聚集的广州,这里从来不缺乏互联网人才;作为千年商都的广州,历来重视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中国互联网发达城市的广州,从来未曾与互联网产业脱节过,甚至可以说是中小微互联网公司的沃土……

    诞生了微信的广州,未来同样是其他新兴业态公司的创新沃土吗?这一问题依然值得深思。


    微信诞生了

    广州,这座千年商都,是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地,辖内海珠区黄埔古港曾因“一口通商”而成为世界级航运中心,一直洋溢着“互联互通”的精神气质。

    微信就诞生于这座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城市,并落户昔日的黄埔古港所在地——琶洲岛,成为了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连接一切”的核心资源。

    谈及微信,不得不提其创始人张小龙,他用10年时间在广州完成了从程序员到产品经理、再到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1994年,研究生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的张小龙受邀来到广州。彼时的广州是国内不可多得的互联网创业高地。

    在广州走入第一波互联网浪潮之时,张小龙在这里开启了他的互联网工作生涯。他的第一个东家是目标思维软件公司,从事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的研究开发。由于种种原因,目标思维公司后来解散了。不过,这一时期的磨练使张小龙的软件开发技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不久之后,张小龙就开始开发Foxmail邮箱,这款后来被腾讯收购变成QQ邮箱的产品,也是孕育微信的“沃土”。

    2000年是互联网泡沫开始的第一年。年初,张小龙将Foxmail卖给博大公司。

    2005年,中国国内互联网用户刚刚超过1亿。当年3月,腾讯收购Foxmail时,Foxmail用户已经达到500万,版本更新至Foxmail 6.0 beta1。

    从1994年研究生毕业到2005年被招入腾讯麾下,张小龙呆在广州积累10个年头的工作经验。

    马化腾将张小龙招入麾下后,并没有让他到深圳报到,而是允许他和他的团队继续留在广州。这个特区般的待遇一直保持到现在。基于此,张小龙组建了腾讯广州研发部。

    成为腾讯明星产品经理的张小龙,其间四处突围尝试创新,直至2011年微信上线。

    2010年,国内互联网业正向移动端发力,当时全国智能手机拥有量超过3亿台。国内开发基于手机移动端的即时通讯系统工具已经出现白热化格局,“飞豆”“有你”“口信”等功能类似产品已经进入市场,腾讯更是在积极地推广手机QQ以争夺市场。

    2010年10月,一款名为Kik的手机APP引起业内关注,上线15天收获了100万用户。Kik是一款基于手机通讯录实现免费短信聊天功能的应用软件。

    一天晚上,张小龙在看Kik类的软件时,产生了一个想法:移动互联网将来会有一个新的即时通讯软件,而这种新的即时通讯软件很可能会对PC用户端的QQ造成威胁。他想了一两个小时后,给马化腾写了一封邮件,建议腾讯启动即时通讯研发。马化腾很快回复了邮件认同这个建议。

    微信后来的成长过程已经为大多数人所熟悉。2010年11月19日,微信项目正式启动,十几名研发人员来自QQ邮箱团队,被张小龙关在“小黑屋”里搞开发。

    2011年1月21日,微信发布针对iPhone用户的1.0测试版。微信由此呱呱坠地,在广州诞生了。

    2012年3月29日,微信的用户数突破一亿。从零增长到一亿,微信用了433天。相较于Facebook花费52个月时间达到一亿用户的时间,微信快了数倍。

    2015年,腾讯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QQ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达到6.03亿,比2014年同期增长23%;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5.49亿,比2014年同期增长39%。

    今天的微信不仅是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软件,更成为“连接一切”的端口

    微信从诞生到成长为具有“连接一切”这一精神气质的产品,每一步均和广州这座具有开放精神的城市相得益彰。

    如今,微信周边形成了软、硬件平台生态圈。微信开放平台业务,大量中小微企业通过与微信合作,迅速提高产品利用速度,就像尾随巨鲸的鱼群一样,借助领航者的水流前进。

    当前,广州有数百家企业正在进行这项对接,推出了微信政务订制、商家微信平台推广、智能家居和穿戴开发等。

    在广州,一家微信硬件企业生产出了粤通卡—充值易设备,这个巴掌大小的设备植入微信硬件平台AirSync蓝牙协议,为粤通卡实现空中充值。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微信应用团队为其开通了微信医保付费服务,医保用户事先在微信上绑定自己的医保卡,在挂号、缴费时便可自动完成医保支付部分和自费部分的费用支付,节省排队缴费时间。


    微信显现“蝴蝶效应”

    2013年的微信,虽然自身还未找到商业盈利模式,但已经显示出它惊人的产业链整合能力。海珠如何对接这个未来的“巨无霸”互联网公司?

    海珠区政府做出一个决议:密切关注微信成长,但不让体制内力量过多干预企业的市场行为。

    2013年,张小龙将腾讯广州研发部团队整体带进海珠TIT创意园,一口气租下6幢由广州纺织厂旧厂房改造的办公楼。

    微信进驻TIT一开始并未惊动海珠区政府,直到TIT创意园区负责人将这一消息转告给海珠区招商部门。调研了微信TIT公办楼后,海珠区政府着实受到了不小的震撼:花费重金聘请专业装修团队,将办公室环境打造成美国“硅谷”式办公环境。张小龙希望给团队营造一处环境幽静适合极客办公的场所。

    2014年,广州“四馆一园”建设拆迁不断深入,TIT创意园部分办公楼被划入拆迁范围,其中有两幢微信办公楼,分别是QQ邮箱研发楼和行政楼。已经习惯于TIT创意园创新氛围的微信,找到政府请求在办公场所上给予支持。

    海珠区科工商信局一位负责人回忆道,想不到地方政府首次为微信服务,便是这样的难题。海珠区政府很快作出了决定,想方设法给微信团队解决办公场所。当时有三个建议解决方案。

    第一个建议方案出自微信,建议“四馆一园”拆迁做出适当调整,绕过TIT区域。这个建议无法实现。

    第二个建议来自海珠区政府,建议在琶洲广州信息港找一个合适地块给予微信修建办公楼。这个提议也不了了之,新修一处办公楼耗时耗力,微信团队更希望留在TIT内。位于珠影对面的TIT创意园,交通便捷、生活配套齐全,是广州中心城区不可多得的集设计、创意、交流为一体的园区。

    第三个建议来自政府、园区和微信的共同提议,在TIT园内挤出两处新办公场所,这同样困难重重。当时的TIT创意园成为广州创意公司最青睐的办公场所,办公室出租已经饱和。

    在政府、园区的数次协调下,一家服装企业用于T台秀的场所让出来,另一家会所也作出让步。微信马上对新办公楼进行装修,今年5月份,微信受拆迁影响的办公楼搬入,等待已久的拆迁队伍才进场作业。

    而早在1999年,阿里巴巴曾试过将总部迁往上海,迁沪不久,马云发现上海商务成本过高、企业文化难以融入上海,而同时杭州软实力在不断提升。2000年,阿里巴巴重返杭州,就此做大做强。上海政府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何上海产生不了阿里巴巴?

    广州没有让微信离开。微信坚持不搬出TIT创意园的决心,意外的为广州带来了“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

    在为微信协调新办公场所中,海珠区政府认识到,TIT创意园对于微信来说,毕竟池子太小,未来这条大鱼还要空间腾挪怎么办?

    微信的能量已经显山露水。8月19日,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跟随广州创新发展观察在调研了微信后,毫不吝言褒奖其为高于“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的“龙企业”。

    海珠区作出大胆建议,为微信一步到位解决企业发展所需空间

    今年3月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举办之前,广州市、海珠区两级政府频频接触腾讯。很快,腾讯将在海珠琶洲拿地建微信总部的消息对外传开。反复沟通后,广州和腾讯得到双赢结局:微信团队留在广州,广州收获一家高速发展互联网企业。

    环顾海珠琶洲,当时只有琶洲A区地块平整,没有拆迁困扰。腾讯微信总部的到来引发了“蝴蝶效应”。唯品会、UC浏览器(随后被阿里巴巴收购)、YY语音和环球国际组团游说广州,成功在琶洲拿地建立总部。随后上海的复星集团和国美也加入了抢摊琶洲行列。至此,一个全新的“琶洲互联网集聚区”从无到有闪亮登场


    广州土壤能否带来创新“连锁反应”?

    开放包容已成为广州的基因。两千年来广州一直处于开放前沿,与生俱来包容创新。广州还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成为华南地区不可替代的创新创业沃土。

    广州为何能诞生微信?广州土壤能否产生第二家微信企业,能否培育类似微信的新兴业态公司?

    “很有趣的是,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互联网浪潮,广州都是走在前面的。”腾讯公司内部人士如此评价广州的互联网基础。

    从163邮箱开始,20年前的广州就已经走在互联网时代的前列,从未与互联网浪潮脱节。广州在第一波互联网浪潮中诞生了网易、21cn等公司,在门户时代和北京遥相呼应,站在了互联网浪潮之巅。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州也没有落下前进步伐,相反还成为了微信、YY语音的诞生地。

    对此,上述人士认为,这得益于广州为创新提供的开放包容的环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这种开放包容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基因。“广州2000年前就是这样,十里洋场也是在广州,最早开设通商口岸也是在广州,广州与生俱来包容创新。”此外,而且人文历史资源丰富,成为华南地区不可替代的创新创业沃土。

    春江水暖鸭先知。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广州是否为一处创新沃土,企业最有发言权。

    广州杰特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感受到了广州迫切创新的愿望,这是广州较早一批推出订制政务微信的专业服务公司。

    2014年,大学毕业一年的闫宇琨来到杰特公司,担任微信项目经理。他的第一个订单是为海珠区政务办的“海珠政务”官方微信公众号作量身订制服务。

    2014年前后,国内各地政府力推微信电子政务服务。便捷的政务服务正成为政府打造服务型政府的一个窗口。

    彼时大部分官方微信服务号还停留推送信息和预约查询的简单功能。而海珠区政务办向闫宇琨提出一个超前的要求:“海珠政务”微信必须保证实现“能办事”的功能。

    在闫宇琨等技术人员的努力下,2014年7月15日,“海珠政务”官方微信号上线。企业通过微信上传审批证明文件的照片,即可实现前后台同时办理和审批包括劳动保障年审、人力资源服务许可、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等280多个企业及个人服务事项。过去逐一填写表格、递交材料审批等流程全部在微信上办妥,省去了跑腿和排队轮候的时间。

    很快,这项便捷的服务引起海珠区内众多企业的兴趣,企业提出了更多更具体的服务要求。目前,“海珠政务”推出2.0版本,实现了微信问询功能。按照计划,未来的“海珠政务”还要推3.0版,政务微信将连接各个街道的政务服务大厅柜式终端机,实现终端机出具证明等功能。

    将创新理念深入到政府管理和服务之中,广州的创新土壤如何给创新企业带来“连琐反应”?

    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认为,政府要长期促进社会形成自主创新的氛围,取决于一种有效运行的经济机制,它可以将勇于创新的政府带入持续而迅猛增长的轨道。

    学界专家认为,广州要持续保持创新,培育出更多微信类型的创新企业,应该在全广州营造创业文化、鼓励人才流动和聚集,同时积蓄资本力量,在完善发现创新、支撑创新、集聚创新和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上积极作为

    当前,广州持续创新需补齐金融短板的呼声渐高。广州的金融建设在过去十几年确实落后了,既缺乏能级之“高”,也缺乏辐射之“远”。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认为,当前,广州应该补齐的创新短板是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及产业发展提供真金白银的资本服务

    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认为,各类风险资本和基金对广州急需资金支持的初创期和成长初期科技企业的投入较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服务仍显滞后,要培育领军企业,“金融与科技创新相关产业必须进行无缝对接”。


    微信成长时间表

    2010年

    国内互联网业正向移动端发力,当时全国智能手机拥有量超过3亿台。国内开发基于手机移动端的即时通讯系统工具已经出现白热化格局,“飞豆”“有你”“口信”等功能类似产品的加入已经进入市场,腾讯更是在积极地推广手机QQ以争夺市场。

    2010年10月

    一款名为Kik的手机APP引起业内关注,上线15天收获了100万用户。

    2011年1月21日

    微信发布针对iPhone用户的1.0测试版。微信由此呱呱坠地,在广州诞生了。

    2012年3月29日

    微信的用户数突破一亿。从零增长到一亿,微信用了433天。相较于Facebook花费52个月时间达到一亿用户的时间,微信快了数倍。

    2015年

    腾讯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QQ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达到6.03亿,比2014年同期增长23%;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5.49亿,比2014年同期增长39%。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 07: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5-9-1 16:15 编辑
总部崛起 把价值链高端留在广州

2015-08-27 南方日报

    ……
   
    事实上,在留住“金矿”的做法上,同为服务业的YY语音与金域检验思路相近。尽管在北京、上海、珠海等地均设有分公司,但YY作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音视频平台,其娱乐版块内容生产和传播均出自广州。而娱乐版块的营收占其总营收的50%以上,利润占比近30%。据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YY除了在琶洲拿地,还准备购买番禺万达广场几层写字楼作为业务中心,有意在羊城创意产业园内建设小型剧院,把线上的娱乐资源引到广州的创意社区内

    眼下,梁耀铭有更大的谋划——金域为主导的孵化平台正在筹备,有望下月在生物岛“面世”。“我们准备吸引创业集群,比如你是研究肺癌的公司,我有标本量给你验证,你就可以做科研,研究出来以后我来投资你。”他比喻为细分领域的众创空间,金域检验提供资源和平台,招徕全国各地在医检行业的创业精英,如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稀缺型人才

    在产业上下游互动中,金域检验更着眼于上游。“例如检验试剂、检验设备的研发,试图在广州孵化一个第三方检验的产业集群出来。”梁耀铭说,在前期试验、产品质量比对时金域检验提供帮助,产品出来金域检验优先为其采购。同时利用金域全国网络平台和全国学术会议的资源,让产品“扶上马推一把”。“这就是总部的作用,作为一个龙头企业,我们希望通过点带动一个面的效应。把行业的高端产业链区段尽可能留在总部或者总部周边,从而实现优化资源配置,让行业形成规模效应。”他直言。

    ……

    早在10年前,梁耀铭构建了一套信息化中枢系统,在广州总部进行全国统一管理。“我们属于精细化物流,整个物流中心的指挥调度都在广州(标本的转运),我们从人事、运营系统、财务、专家库、市场都统一策划,把管理体系制定成标准化。”他回忆,2005年企业资金匮乏时,他还是力主流程再造。“那时候一年的利润才100多万,流程再造要投资500多万。”两年多前,金域检验启动二次再造,邀请IBM做技术顾问,耗资数千万为数据库大升级,“在总部梳理更好的架构为了下一步的发展,更好地管控、提高效率,全国乃至全球由广州串联成为一盘棋。”梁耀铭说,在互联网时代,他需要设计未来10年、20年的基础。

广穗 发表于 2015-9-1 01:56


看来欢聚时代(YY)业务扩展很大(见801楼:YY在番禺万达广场掷5亿元买20层楼http://gaoloumi.cc/forum.php?mod ... page=73#pid13840724),

将来即使是互联网集聚区的200+100两栋总部大楼启用后,在广州的其它区域依然有几大基地。


唯品会亦然,电商区总部启用后,芳村几个基地(http://gaoloumi.cc/forum.php?mod ... page=82#pid13934536)应保留,在南沙还有一个跨境电商总部。


另外期待金域检验的宏伟发展战略成功在广州打造一个超级中枢总部和强大的产业集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 16: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海珠呼唤“互联网+”创业大街

2015-08-31 南方日报  

    此次,广州创新发展观察团走进海珠,众专家把脉“创新岛”,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活动结束后,记者继续约访专家学者,对海珠如何树立“创新岛”形象作了延伸解读。观察团专家认为,海珠既要关注顶级高校创新作用,也要激发众创空间创新潜力,两管齐下营造创新氛围。其中有专家呼吁海珠打造“互联网+”创业大街,把各种要素通过金融纽带聚集在一起,把产业的龙头作用和功能带动起来

    ……

    王德禄:海珠区创新创业氛围很足,接下来要培育众创空间。海珠区TIT创意园有潜力打造成广州的中关村“创业大街”。

    谢勇: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需要的动力是类似于中关村创业大街的“互联网+”大街,把各种要素通过金融纽带聚集在一起,把产业的龙头作用和功能带动起来

    当下,成功的创业者大都是大公司跳槽出来的,未来海珠也将出现这种可能。琶洲短短时间里进驻了如此多的龙头企业,吸引大量高端人才聚集,人才上形成溢出效应。

    中关村“创业大街”依靠的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把创业服务机构集中在一起,比如3W咖啡、车库咖啡、天使会、联想创投等,集聚了创业服务、创投机构有上百家,每天车水马龙。琶洲除了扶持产业龙头,还要有属于自己的创业空间,让上了轨道的创业者和初创者能够迅速对接资金和人才,最终形成创新氛围。

广穗 发表于 2015-9-1 01:56


显然,广州的“创业大街”最有可能是琶洲东大街(可延伸至西大街),

而TIT创意园未来要让路南中轴的建设而全部或大部分都要拆迁改造的,不可能成为“创业大街”。
   


参看:

1279楼:http://gaoloumi.cc/forum.php?mod ... age=117#pid14031583

1294楼:http://gaoloumi.cc/forum.php?mod ... age=118#pid14045386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5-08/20/content_7460962.htm

把琶洲东大街建成创业大街

2015-08-20 南方日报 记者/张西陆 黄少宏

    海珠行·第二站

    琶洲东大街可学中关村创业大街

    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

    观察团海珠行第二站来到了地处琶洲地区的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并在该所顶楼观摩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

    “再过三年,大家眼前的琶洲将大变样。”海珠区相关负责人边说着,边引导观察团代表从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7楼的窗边望出去。现在窗外仍是一大片待建地块,但不久以后,一栋栋崭新的总部大楼将在此拔地而起。

    “集聚区一共有19宗商业地块。6月底,腾讯、阿里、复星、国美四巨头以78亿元底价拿下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7宗商业地块。7月中,唯品会以9.67亿元的底价又将集聚区两宗地块收入囊中。今日集聚区将再度开拍5宗商业地块。”上述负责人坦言,19宗地块中仅余的5宗地块竞争也十分激烈

    “我们也想知道,被拿下的地块的总部,主要都干些什么?”有观察团专家发问。上述人士一一介绍:以后路经琶洲,大家会看到微信总部大楼、复星南方总部、阿里巴巴华南运营总部等大咖云集的场景。其中,阿里巴巴收购了广州动景科技(UC),组建阿里UC移动事业群,未来UC将进驻阿里巴巴的琶洲总部。

    专家表示,国美、唯品会、环球市场、TCL集团、东星集团、铂涛酒店集团、娇兰佳人集团等电子商务企业实现新型电商业态聚集。伴随着“互联网+”国家行动计划提出,“互联网+”正成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动力。

    此外,复星、粤科金融集团、招商局集团等企业将为移动互联网产业与金融融合发展带来更大可能。移动互联网产业是一个高风险、重资本行业,成功的移动互联网的共同发展规律离不开快速融资。粤科金融集团、招商局等金融企业落户琶洲,对于移动互联网企业无疑是福音。

    同时,琶洲还将着力打造一条融合商务、商业、服务、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富有岭南城市韵味的城市主街——琶洲东大街,通过对整体建筑风格、骑楼空间、色彩等要素的控制,协调商业空间尺度,打造更加国际化的现代高效、舒适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形态

    “这条大街的作用很关键,我建议,海珠不要让它仅仅停留在商业层面,可以仿效中关村创业大街。”广东中科招商董事总经理谢勇说,如今的中关村创业大街已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圣地”。在那里,创业者可以畅谈想法、理念,交友聊天,找到合伙人,聘到好员工,巧遇投资人,琶洲东大街的作用也应如此

广穗 发表于 2015-8-20 09: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18: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显然,广州的“创业大街”最有可能是琶洲东大街(可延伸至西大街),

而TIT创意园未来要让路南中轴的 ...
广穗 发表于 2015-9-1 16:56

文章太长,手机看贴相当麻烦,过长的文章还是分开几楼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 19: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琶洲这个“行业龙头企业总部”昂起来之后

立马可以盘活和拉动以下这两个科技产业板块迅速发展

1,广州 ...
优雅之城 发表于 2015-8-22 17:22



    21号线智慧城已经有站点正在建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20: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穗你去换9月的版图吧,我手上无电脑,手机操作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 20: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穗你去换9月的版图吧,我手上无电脑,手机操作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 02: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5-9-3 03:05 编辑
文章太长,手机看贴相当麻烦,过长的文章还是分开几楼吧
用镜头记录世界 发表于 2015-9-1 18:13


以后看具体情况吧,实在太长的话就分开2-3楼吧,

不过我更喜欢紧凑些、集中些【多数时候把一整篇文章放在一个楼,甚至2-3篇同类/相近的文章集中于一个楼】,

因为本来1页就11层【太少了,我认为20楼每页比较好】,没几个贴子就翻页了,

导致一页里的内容往往很少,每楼集中、紧凑一些的话每页的内容就丰富多些了,就算用手机看也不用频繁翻页。


而我是不喜欢在手机上逛高楼迷的,无论是看贴尤其是图片贴、还是回复及操作,

都很麻烦和不习惯,一般都是等在电脑身边时才上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 02: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5-9-3 03:05 编辑
21号线智慧城已经有站点正在建设了
劲流沙 发表于 2015-9-1 19:37


21号线意义重大,一头直插天河中心区的“天河公园、员村”,

而串联起智慧城、科学城、知识城、东部山水新城增城市中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 03: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5-9-3 07:26 编辑

转一篇:

http://www.ezcap.cn/News/2015/09/108116.s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 03: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5-9-3 07:35 编辑

http://www.linkshop.com.cn/web/a ... 9105.shtml?from=rss

“2014中国零售百强”中的7家电商[B2C]【不含苏宁国美】:




苏宁国美整体(实体店+电商)排第2、5位






http://finance.china.com/fin/sxy/201506/25/5539415.html 【按:Q2还未出】

2015Q1中国B2C市场份额:天猫京东唯品会居前三

2015Q1中国B2C市场中,天猫市场份额为58.6%,京东超过20%,其余B2C企业中唯品会、苏宁易购、国美在线的增速均高于B2C市场整体增速;

从自主销售为主B2C市场来看,京东占比为56.3%,唯品会占比近10%,苏宁易购占比近7%。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 04: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5-9-3 07:30 编辑

上面的这些电商中【含苏宁国美】已经进驻磨碟沙的有阿里(含淘宝天猫)、唯品会和国美

电商区还有最后5个地块,若都单独出让,则可面向5家企业;若打包一组或两组的双地块的话,则面向3~4家企业。


希望都单独出让最好,可引进5家巨头,且最好都是电商【这样,琶洲互联网集聚区中的东半区就是名副其实的电商总部区了!

—— 具体一点的话,希望是引进“京东/苏宁/亚马逊/eBay/1号店[属沃尔玛]/聚美/当当”中的5家(此前说过很多次了)。


1076楼:http://gaoloumi.cc/forum.php?mod ... page=98#pid13977686
1092楼:http://gaoloumi.cc/forum.php?mod ... age=100#pid13979405           
1150楼:http://gaoloumi.cc/forum.php?mod ... age=105#pid139936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 05: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5-9-3 07:36 编辑
上面的这些电商中【含苏宁国美】已经进驻磨碟沙的有阿里(含淘宝天猫)、唯品会和国美

电商区还有最后5个地块,若都单独出让,则可面向5家企业;若打包一组或两组的双地块的话,则面向3~4家企业。


希望都单独出让最好,可引进5家巨头,且最好都是电商【这样,琶洲互联网集聚区中的东半区就是名副其实的电商总部区了!

—— 具体一点的话,希望是引进“京东/苏宁/亚马逊/eBay/1号店[属沃尔玛]/聚美/当当”中的5家(此前说过很多次了)。

广穗 发表于 2015-9-3 04:28


上述“希望与期待”进驻电商区最后5个地块的几家企业中,

苏宁聚美是与琶洲有过“绯闻”的【其他的则好像尚未见到过】,

按照以往的经验和惯例,这两家是最有可能进驻的了

看“绯闻”【希望其他几家尤其是京东/亚马逊也尽快与琶洲传出“绯闻”】——



多个电商巨头酝酿进驻琶洲

2015-05-29 羊城晚报

琶洲要建广州电商CBD,不少电商巨头对入驻琶洲表示强烈兴趣。记者昨日获悉,包括乐淘网等电商已经将总部搬至琶洲。广东省电商产业商会常务副会长江毅透露,许多电商都对琶洲商圈表示出青睐。

此前,琶洲要建广州电商CBD的消息已经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据有关人士透露,腾讯、阿里、复星、唯品会、UC、YY等品牌企业目前正在与政府商谈具体落户事宜。记者从接近腾讯人士处得到的消息是,腾讯正在琶洲地区筹建大楼,未来微信总部可能入驻。此前,阿里巴巴在琶洲已经设立一个办公室,并在广州国际采购中心开设淘宝大学。

广州本土最大的电商企业唯品会昨日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已经收到了琶洲电商CBD的邀请,目前会考虑进驻。苏宁华南地区负责人也向记者透露,海珠区政府也已向苏宁发出邀请,苏宁未来或将把苏宁易购华南总部设置于琶洲。

广穗 发表于 2015-5-31 01:12


琶洲推10宗地吸驻电商巨头

2015-05-29 羊城晚报

哪些电商符合条件?

记者梳理了一下符合条件、并有可能进驻琶洲的电商巨头名单,其中,微信总部符合4宗地块的要求:从事计算机软开发行业,2014年,腾讯控股营业收入达到789.32亿元,是BAT三大巨头中最赚钱的企业。另外,还是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评定的2014企业500强中的204位。

2014年收入达525.04亿元的阿里巴巴则符合6宗地块的要求,目前阿里巴巴旗下核心教育培训部门淘宝大学、微商领袖联盟等已经落户琶洲。

既是500强又是电商的复星集团也手握“入场券”,此前有消息称复星集团南方总部或将进驻琶洲,如果成真,其旗下的永安保险、创富融资租赁联合嫁接互联网P2P业务;挂号网+复星药房等新场景应用的O2O,在华南布局值得期许。

国美电商、苏宁易购也都符合8宗地报名要求。国美在线成立于2011年,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成长极快,已经成为中国第5大电商,此前透露过其电商总部有意进驻琶洲。而500强中排38位的苏宁,据传曾与海珠区政府进行接洽,考虑把苏宁易购广州总部放在琶洲

此前,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与小米“老大”雷军进行过一次会面,谈及琶洲的新规划—互联网创新聚集区时,“雷帮主”一句“愿意加强合作”也令人对其拿地浮想联翩。

广穗 发表于 2015-5-31 01:12


6宗靓地只嫁电商巨头

2015-05-29 南方日报  

电商巨头抢滩登陆 腾讯或拿下两地块

广州在琶洲建设互联网创新集聚区,营造互联网创新发展良好生态,汇集知名互联网企业高端发展、集聚发展,这一战略布局很快引来了众多互联网巨头的注意。

随着广州致力打造琶洲电商总部区,推出多块商业用地满足企业的需要,对于不少电商和互联网企业,则迎来了在华南地区加速发展的全新机遇。

早在今年3月,记者就从广州国际投资年会海珠区分会场上获悉,目前这个总部区吸引了不少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入驻,其中便有腾讯创新产业基地项目、阿里巴巴华南营运中心、复星集团南方总部、国美集团第二总部等项目。据了解,腾讯创新产业基地或将在总部区拿下两宗地块。

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也进入了小米的视野。5月初,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会见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一行。雷军对广州建设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的思路表示赞赏。他说,广州是一个开放包容、生态优美、充满活力的城市,包括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等在内的互联网产业发展基础好、潜力大、后劲足,对广州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愿意推动相关企业与广州加强合作。

唯品会将会入驻琶洲电商总部区。”作为华南最大的电商企业,唯品会CEO沈亚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了对琶洲电商总部区的看好。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作为立足广州、面向全球的电商企业,唯品会总部虽已落户海珠区,但是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和对整体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原有的办公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随着琶洲电商总部区的建立,将会为唯品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公司正在积极考虑在广州保税区设仓,同时不排除进驻广州琶洲电商总部的可能。”聚美优品CEO陈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流露出了对广州琶洲电商总部的垂青。

广穗 发表于 2015-5-31 01:1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5 01: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广穗 于 2015-9-5 01:56 编辑

再次“设想、希望与期待”一下【此前唯品会、小米、YY及环球市场基本都对了】,

苏宁、聚美是“有可能”的预期【另外三个更多是“设想或意银、希望与期待”了】。

等最后五个地块都出让后,看看能符合几个。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4 11:51 , Processed in 0.068655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