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水科教园区规划图
郑州金水科教园区管理委员会网站/图
河南商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恒 赵强
提起马头岗,不少人会想到地标——马头岗军用机场。
2004年,作为空军最好的军用机场之一,它在这里安营扎寨。十多年,飞机起落间,见证着周边的变迁:从凌乱的村庄,到鳞次栉比的高楼……
如今,马头岗军用机场所在的区域有了个新名字“金水科教园区”。这个新区蕴藏着怎样的腾飞能量?又被寄予了怎样的厚望?它能否成为“老金水”重回巅峰的支点?
近日,河南商报记者采访了金水科教园区副主任唐成山,其描绘了这片区域的“起飞”现状和“腾飞”构想。
【改变】
曾经的马头岗机场
变成金水科教园区
郑州有三处机场,新郑、上街和马头岗。而只有马头岗机场,打着军用标签。在金水区这个老“行政区”里建军用机场,在十几年前,也是轰动一时。谁又会想到,十几年后,马头岗这片偏远的开阔地带,会跻身快速发展的科教园区?
提起科教,金水区的底子很厚。“老金水”们最引以为豪的是在省政府东迁之前,这里是省“四大班子”的所在地。高校、科研院所等公共单位也相对集中,这里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优势。
金水区区委、区政府制定了“中心城区精、北部城区快、科教园区新”的思路。未来,科教园区自然应扛起发展的大旗。
“大都市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金融电子信息创新服务区、文化设计创意产业集聚区、国际创新创意人才宜居区、滨河生态环境建设样板区。”唐成山说,在园区定位上,金水区将园区主导产业定位为新兴电子信息、生物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及其相应的高端服务外包业,努力将金水科教园区打造成一座国际科技城。
【背景】
两位“新贵”的崛起
令“老贵族”压力不小
把时光倒回到2007年。那一年,金水区生产总值达335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6.2亿元,位居中部六省城区第一。但随着郑东新区和郑州航空港区这两个“新贵”的崛起,金水区这个“老贵族”的星光似乎黯淡了不少。
首先是发展空间萎缩的问题,郑州区划调整划走了金水区1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中州大道以东本属于金水区的区域划给了郑东新区。客观上地盘小了,发展的空间也就小了。
其次是优质资源外流问题。过去金水区领先中部六省城区时,已经形成支柱、纳税较高的产业,比如总部经济、金融服务业,以及部分高校(如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纷纷移师东区,这是不小的影响。
2015年以后,事情有了转机,金水区在政策支持上迎来难得的战略机遇。
【定位】
打造黄河岸边的
高精尖“国际科技城”
在郑州,自郑东新区成功以来,每个区都酝酿着自己的新区。
2011年,金水科教园区成为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建设的全国唯一的创意产业试点园区。
2016年7月,金水区金水科教园区获批为省级高新区。
2017年4月1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金水科教园就位于郑州片区之内。
毗邻郑东新区,东有107国道和京港澳高速,北接黄河,西边是中州大道……在地理位置上,金水科教园区位于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南北发展轴上,是郑州市对接新-郑-漯产业和城镇密集带的桥头堡。科教园区之于金水的地位,更像是金水之于郑州的地位,也类似郑州之于河南的地位。
【未来】
金水科教园区
能否成为新的领头羊
2016年,金水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41.7亿元,成为河南省首个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并率先迈进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千亿元俱乐部”的城区。统计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194元,居全省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199元,居全省第一。
金水区政府认为,其根本原因是,过去五年里,金水区始终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关键任务,集中精力构建具有金水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目前,金水区初步形成了高端化引领、集群式推进、园区化承载的产业发展格局。以金水科教园区为例,该区域成功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超过40亿元,骨干路网体系初步形成;河南外包产业园等7个项目建成投用,新增产业发展空间110万平方米,入驻河南华中生物技术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和高技术企业120家。
“金水区将全面推进自贸区金水区块及总部基地建设,打造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导区。”金水区区长魏东说。如今,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在金水区设立,科教园区又进入河南自贸试验区范围后,魏东的信心更足了。
“新金水”如何从老机场“起飞”
创新之城、科技之城、智慧之城、宜居之城、动力之城……从规划之初,金水科教园区就被寄予厚望。
然而不争的事实是,当初其引以为傲的马头岗军用机场所在地,似乎赶不上郑州高速发展的步伐。
面对现实中的重重困难,金水区能否以科教园区为引领,从马头岗军用机场起飞翱翔呢?
【破解】
以科教园区为引领
金水区能否从马头岗“起飞”
今年初,金水区区长魏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金水区全力打造自主创新示范区先导区,全力构筑更加坚实的创新发展载体,全面加快金水科教园区建设。
据园区一工作人员介绍,科教园区可以考虑在紧邻黄河的区域,打造铁路以及航空文化艺术馆,展示相关方面的文化艺术。“这只是园区规划发展的一些日常想法。”该工作人员说,至于能否实施,还要看专家的实地调研。
目前,马头岗军用机场规划为中央智慧公园,规划创新性地保留马头岗机场直升机功能,为郑东新区提供更便利的商务交通支持,打造高端商务环境。
智慧公园是智慧城的绿心,在绿地中植入体育、文化等多样的公共服务功能。通过楔形绿地向周边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生态社区渗透,构筑完善的绿地景观系统。
围绕中央智慧公园提供高端人才居住的生态街区,强调多元、融合、符合高科技人才和创意阶层休闲的生活方式,多样的社交需求以及生态良好的生活环境。
【交通】
与东区和中心城区
将实现无缝对接
科教园区被连霍高速、中州大道、107国道等道路分割,金水科教园区副主任唐成山说,如何突破分割与阻隔,这是科教园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一条杨金大道出入园区的尴尬,园区规划了 “三环三横五纵”的骨干路网。即通过迎宾路等三条主要道路向西与惠济组团联系,通过慧城环路、中央大道、慧科环路等六条主要道路向南与郑东新区联系,同时打通北向黄河的通道。
据悉,通往郑东新区的道路采用车行下穿、人行上跨的交通组织形式,设置11处车行、7处人行衔接出入口。规划延续轨道交通2号线、6号线的走向,规划轨道交通4号线的支线从龙湖地区依托黄河金融轴延伸至本园区,结合慧城环路的有轨电车系统,以及贯穿东西组团的BRT线路,规划成网成环的大运量公共轨道交通系统,实现与郑东新区及中心城区的无缝对接。
而在园区内部,则规划复合通勤、生活、游憩等多种功能的绿道系统,串联公共空间,实施“慢城战略”。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科教园区目前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先行,结合远期逐渐向北生长。规划用地采用小街区的模式,为城市分期、分片开发提供了可操作性。
【人才】
吸引名企落户
打造国家级高新区
近年来,一流高校院所先后在金水科教园区落户,为金水区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唐成山说,园区与微软中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一流企业、高校展开产学研合作,建立了一批培训、研究机构。
“为了扶持创业,金水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金水区商务局相关人员介绍,还将给予入驻金水科教园区的企业更大程度的优惠和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从获批为省级高新区那一刻起,金水区就立志将金水科教园区打造成为国家级高新区。这一点,金水区委书记陈宏伟和区长魏东,都不止一次地提到过。
据悉,金水科教园区已基本完成了纳入国家级高新区目录的工作。为了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就得留得住人才,就得创造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和具有归属感的文化氛围。
目前,这个区域规划了三个城市组团——东面是祭城组团,西面是花园口组团,中间则是中心组团。河南商报记者注意到,城市布局均围绕中心公园展开,每个公园既是城区的生态核,也是文化核,更是公共生活核,形成科研基地和便捷生活圈相融合的宜居城。
来源:大河客户端
相关新闻
移动电信联通设服务雄安新区领导小组:超前部署5G通信网
2017-04-10 20:51:47 00
雄安新区前世今生:从图纸到现实的十年与14个月
2017-04-09 12:39:2 00
90后雄安27小时购房经历:北京曾狠狠教育了我
2017-04-09 8:19:35 00
京津冀高层智囊:雄安将试点全新的房地产改革
2017-04-06 16:23:31 03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