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5-10 07: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媒体点赞深圳改革开放成果
版次:A08来源:深圳晚报 2018年05月10日
深圳晚报讯 (记者 陈逸群) 在“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中,来自中央媒体、部分地方媒体的百余名记者齐聚深圳开展了为期3天的采访,了解深圳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以及深圳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思路和举措。
此次采访团阵容强大,汇集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新社、中国日报以及南方日报、广东电视台等中央、省市媒体的记者编辑。
3天的集中采访活动中,采访团一行参观了蛇口改革开放博物馆、前海管理局,了解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和发展成就,深入到南山、罗湖、宝安、龙岗、龙华等各区及大鹏新区,实地走访了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银星科技园、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龙岗南岭村、罗湖渔民村等多个地方。
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该中心富有特色的超算发展方式引起了记者们的注意。该中心市场销售部部长黄晓慧博士表示,深圳超算创造性将超算资源应用于云计算服务,创新开发了“政务云”“公安局居住证”等多个项目,现已成为全球唯一向社会提供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和IDC等多元化业务服务的超算中心。2020年,E级计算机将会在深圳超算部署到位,使中心计算能力提升1000倍。E级计算机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大型科学装置,为湾区基础科学研究、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供强有力支持。
研发国内首个适用于大面积真皮缺损修复的人工真皮、小型空气质量监测站实时监测污染物……在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采访团参观了企业的实验室和工作间。作为全国首个新型科研机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至今已累计孵化企业1500家,沉甸甸的研发成果引起了采访团的关注。
“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我们过不上现在的好日子。”在罗湖渔民村,采访团听该村八旬老人吴锦清讲“春天的故事”。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率先吹进了这个边陲渔村,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渔民村抓住机遇快速发展,与很多“第一”结缘:第一个万元村、第一批村办股份制企业……
深圳所展现出的改革开放的成就,给采访团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央广电总台央视记者魏毅表示,深圳的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这次采访也是通过电视镜头和新闻作品去探寻、去寻找这些成功的探索经验,去展示改革背后的推动力。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过去的40年里,不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也给整个国家带来了具有非常示范意义的效果。”人民日报记者白之羽也深有感触。
农民日报采访中心副主任钟欣则特别关注深圳社区改革。她表示,深圳在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在城乡一体化方面是走在全国前列,新时代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渔民村、南岭村、怀德社区敢想敢干的创新实践在全国广大乡村中先行先试,深圳的实践给全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经验。
[手机扫一扫]
复制pc链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