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0372|回复: 28

[项目进度] 广州科教城动工:总面积达30平方公里,一期工程约10.79平方公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20 14: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niceGZH 于 2019-12-2 19:11 编辑

广州科技教育城一期项目动工建设
发布时间: 2019-12-02 10:20 来源: 增城日报

  11月29日,广州科技教育城一期项目动工建设。预计2022年6月底前将完成所有校区施工并交付学校使用。




       广州科教城选址在增城区朱村街。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广州科教城建设总面积达30平方公里,拟引入24所职业院校,分一期、二期和远期建设。

  广州科技教育城一期项目,选址于广州东部产业集聚带,位于朱村街,距离广州市中心城区45公里,一期控规10.79平方公里,包括13所市属职业院校(含技校)、交通及市政配套设施、三大组团共享带、安置区、四大公园等,可容纳学生约12.9万人。

  广州科技教育城一期项目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原则,以及实用、美观、体现广州特色的要求建设,将建成具有岭南特色的山水田园型教育城,并将专业相近的中高职院校进行有效衔接,实现资源共享、开放办学、高效运作、效益最大化。

  规划设计上,广州科技教育城一期项目具有五大特点:一是以现状山水为基底,建设连山通水的绿色网络。利用现状西福河、灌溉渠、山塘和鱼塘规划4条联通水系、2个景观湖、1个湿地公园,形成“上部山塘蓄水、中部截洪沟导水、下部湿地公园净水”的水文安全格局,以白水山为生态核心构建三条联系北部山体和西南部河流的生态廊道。二是以职业教育为特点,组织城校融合的功能布局。广州科技教育城一期入驻的13所院校按照优势学科专业相近、中高职衔接、资源共享、开放办学的原则进行组团布局,分为交通运输组团、城市建设工程组团、工业制造与信息化组团三大组团。每个组团以一个高职带两至三个中职,为学生晋升预留上升通道,也为未来整合形成职业大学提供空间的可能性。组团间,结合轨道交通枢纽规划城际共享带,打造面向区域的产学研共享中心;组团内规划校际共享带促进学生交流和设施共享。三是以集约共享为目标,构建多元高效的服务体系。建立共享带,提供公共服务、综合实训、生活居住三大功能。在校际共享带,配置校园公共设施、教师公寓和校企合作基地等。将同组团内各学校的图书馆、体育馆、文化中心等,按照一定的比例转移至共享带统一配置。四是以低碳生态为核心,打造绿色智慧的支撑系统。规划设置“资源合理利用”“环境质量良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等4大目标、32个分项的指标体系,并将绿色生态指标落实到控规管理单元,同时通过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市政等专项,确保绿色生态城区的开发建设可量化、能落地、看得见。五是以岭南风格为指引,打造地域特色的形象设计。通过对通风、噪声、日照等要素模拟,设计符合岭南气候特征的建筑空间布局。结合综合交通枢纽形成南高北低的空间形态,展现从城市到生态的演进。

  广州科技教育城一期项目旨在打造国际一流的教育聚集区及南方职业教育高地,将极大改善广州职业院校的硬件办学条件,让广州职业教育“如虎添翼”,成为广州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力的重要抓手。

  目前,广州科技教育城安置区现场施工已进入最后实施阶段,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生活区和运动场馆正在开展地基基础施工,其余12所院校将于今年底全面开工,计划于2022年6月底前完成所有校区施工并交付学校使用。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0 14: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年会来了!永久会址24日正式动工
2019-11-20来源:南沙区融媒体中心分享到:
  11月19日,记者从广州市新闻中心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6届全球年会(F20峰会)将于2019年11月22-24日在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会议主题为“全球稳定:新变局、新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位于南沙明珠湾区的横沥岛尖的IFF永久会址将于11月24日正式动工!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聂林坤表示,举办IFF全球年会,将为广东乃至中国更好地参与国际金融合作与发展带来重要机遇,也是向世界展示广州城市形象和金融底蕴的重要契机。活动自2017年首次在广州举办以来,已经成为广州吸引全球高端金融资源和要素的重要平台。
  大咖云集,6大亮点抢先看

  1.中外重量级嘉宾云集
  IFF本着“高层次、专业性和多元化”的原则,邀请的嘉宾阵容空前强大,其中包括近百名国际嘉宾,包括欧洲理事会前主席、比利时前首相赫尔曼·范龙佩,第5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韩国前总 理韩升洙,澳大利亚前总 理陆克文,巴基斯坦前总 理肖卡特·阿齐兹等。

  2.探讨全球最热门话题“全球稳定”
  本届年会将围绕“全球稳定:新变局、新发展”为主题进行深度、综合性讨论,全方位探索金融创新和稳定发展的务实之路。

  3.四场政策对话会
  IFF专门设立了“全球金融系统:新全球化与全球治理”“全球货币未来:大数据、未来货币形式与金融监管”“全球贸易秩序变革趋势与货币支付体系竞争”“全球科技创新和技术变革的影响”4场平行政策对话会议。深入探讨新全球化时代未来发展方向、世界和中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4.四大专题峰会,将探讨全球碳定价
  年会分别设立了“2019丝路国际联盟大会”“国际资本市场峰会”“国际金融科技峰会”与“国际绿色发展峰会”4大专题峰会。
  其中,“2019丝路国际联盟大会”分为上下两节,分别以“一带一路:促进全球新增长”和“金融服务一带一路”为主题,深入探讨如何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机制化、制度化、透明化等问题。 最后,在“国际绿色发展峰会”中,会议将围绕“全球碳定价机制”,深入探讨欧洲、美国、中国的碳定价和碳市场及现有碳交易体系的借鉴意义、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的前景,以及绿色发展的国际指标体系。

  5.四大专题圆桌会议
  本届年会设立了4大专题圆桌会议,聚焦“如何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中国对外开放:新一轮机遇”等主题。

  6.发布七大重要报告
  本届年会将发布《 Libra:企业金融创新的梦幻》《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三点建议》和《中国的创新发展与企业国际化——2019中国高质量发展报告》三大经济报告,以及《中国早期投资行业发展报告(2019)》《中国私募投资基金行业发展报告(2019)》《中国私募投资基金行业践行社会责任报告(2019)》《中国证券行业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蓝皮书》和四大重要行业报告。

  被誉为F20的IFF到底有多厉害?
  国际金融论坛是总部设在中国的、非营利、非官方独立国际组织。作为国际金融公共平台和战略智库,被联合国秘书长誉为全球金融领域的“F20( Finance20)”。
  论坛发展16年来,陆续得到了包括200多位全球政治和金融领袖的加入和支持。自2003年起,IFF每年定期召开全球年会,迄今为止,已有来自全世界的1000多位政治、经济、金融等领域的领袖人物和知名专家、学者参与年会并演讲,参会人员则高达1万余人次,产生了广泛的全球影响。
  南沙已成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飞机船舶租赁集聚区
  记者从发布会获悉,截至2019年9月,落户南沙的金融和类金融企业达6497家,比自贸区挂牌前增加52倍。其中持牌法人金融机构达11家,占全市接近1/5。

  目前,南沙在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股权投资等领城发展迅速,其中,已吸引各省市大型国企、民企、上市企业及港资企业在南沙设立租赁企业2191家,注册资本总额超5000亿元,累计完成124架飞机及53艘船舶租赁业务,业务合同额累计达3200亿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飞机船舶租赁集聚区。落户商业保理企业共624家,占广州市的71%。落户三大省级政策性基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0 15: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背景:职业院校工位、桌位、床位、餐位均不足  

“软件不软,硬件不硬”,在广州职业院校的不少师生看来,这是对广州的职业教育最精准的概括。  

年8月下旬,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俄罗斯喀山举行,我国代表团63名选手参加了56个项目的比赛,其中,广州市的12名选手参加了11个项目角逐,获得了4枚金牌和7个优胜奖的优异成绩,金牌数、奖牌数约占全国的1/4、全省的1/2。然而,即便是培养出世界冠军的广州职业院校,其办学硬件条件也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  

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校长黄民权称,该校2018年被授予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国家集训基地,但受场地限制,他们只能在校园的一角辟出一块地搭建临时训练场所。用地紧张是广州不少职业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记者从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获悉,该校由于自有用地不足,为了办学不得不去租用办学场地,甚至一个重点实验室都是建在附近村子租的地上。和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有类似苦恼的职业院校还有不少。广州市公用事业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伍耀钧说,该校每年花在租用办学场地上的资金就有约1600万元。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校长刘建平也表示,该校生均建设用地只有约10平方米。  

场地不足,人才培养、学校发展、对外交流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以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为例,按学历制在校生规模作为基数进行核算,生均占地面积及生均建筑面积分别为10.73平方米和11.33平方米,均较大幅度地低于国家相关标准,工位、桌位、床位、餐位等都无法满足要求,特别是校内各类实训场所和实训工位目前均是满负荷使用甚至是超负荷使用。  

未来:增加学校建筑面积满足人才培养要求  

在业界人士看来,入驻科教城后,广州的职业教育将“如虎添翼”。入驻科教城后,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的建筑面积将从现有的70000平方米增加到160000平方米,结合交通组团的共享带用地后,生均建设用地面积将不低于33平方米的指标。  

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校长黄民权透露,入驻科教城后,学校将引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实训室、装配式建筑实训室、无人机测绘实训室、盾构机实训室、安全生产模拟实训室等,更好地满足当下和未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有关人士也透露,迁建广州科教城新校区不仅有利于学院开发建设5G、云计算、智能汽车技术应用等一批新专业以适应广州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也有利于学院全面深化实施课程改革和一体化教学,还有利于学院引入华为等行业龙头企业全面开展深度、高端校企合作。

解码广州科教城  

亮点逐个数

以现状山水为基底

建设连山通水的绿色网络  

利用西福河、灌溉渠、山塘和鱼塘规划4条联通水系、2个景观湖、1个湿地公园,形成“上部山塘蓄水、中部截洪沟导水、下部湿地公园净水”的水文安全格局,以白水山为生态核心构建三条联系北部山体和西南部河流的生态廊道。  

以职业教育为特点  

组织城校融合的功能布局  

科教城一期入驻的13所院校按照优势学科专业相近、中高职衔接、资源共享、开放办学的原则进行组团布局,分为交通运输组团、城市建设工程组团、工业制造与信息化组团和城市服务组团四个组团。每个组团以一个高职带两到三个中职。组团间,结合轨道交通枢纽规划城际共享带,打造面向区域的产学研共享中心;组团内规划校际共享带促进学生交流和设施共享。  

以集约共享为目标  

构建多元高效的服务体系  

建立共享带,提供公共服务、综合实训、生活居住三大功能。在校际共享带,配置校园公共设施、教师公寓和校企合作基地等。将同组团内各学校的图书馆、体育馆、文化中心等,按照一定的比例转移至共享带统一配置。  

以低碳生态为核心  

打造绿色智慧的支撑系统  

规划设置了“资源合理利用”“环境质量良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等4大目标、32个分项的指标体系,并将绿色生态指标落实到控规管理单元,同时通过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市政等专项,确保绿色生态城区的开发建设可量化、能落地、看得见。  

以岭南风格为指引  

打造地域特色的形象设计  

通过对通风、噪声、日照等要素模拟,设计符合岭南气候特征的建筑空间布局。结合综合交通枢纽形成南高北低的空间形态,展现从城市到生态的演进。  

■知多D  

广州大学城一期位于广州番禺区小谷围街道,一期驻地为小谷围岛,岛内面积17.9平方公里。广州大学城一期有10所高校。广州大学城采用“**主导、集约建设”的模式进行规划建设,10个校区统一规划,集中布置,打破了以往校际相互分割的局面,形成了城市配套和校区设施全方位的共享格局。  

广州科教城一期控规10.79平方公里,包括13所院校、交通及市政配套设施、三大组团共享带、安置区、四大公园等,可容纳学生约12.9万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0 15: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广州科教城
广州科教城分一期、二期和远期建设。教育城一期约10.79平方公里,规划拟入驻13所院校和广州公共实训鉴定中心,可容纳学生约12.9万人;二期约20平方公里,可容纳学生约20.77万人。远期控规约30平方公里,用于校企合作、技术研发、人才培训等方面建设,适当预留中小学校建设用地,为未来教育城的基础教育配套做好准备。

广州科教城一期科教城13所院校均已取得用地预审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广州建筑工程职业学校等9所院校通过广州市**方案联审决策会议;科教城道路交通和市政配套设施项目通过广州市**方案联审决策会议,并取得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目前,科教城安置区现场施工已进入最后实施阶段,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项目生活区和运动场馆正在开展地基基础施工,其余12所院校将于今年底全面开工

一期工程入驻院校13所名单如下: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中职学校)、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技工院校)、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高职院校)、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中职学校)、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技工院校)、市公用事业高级技工学校(技工院校)、市工贸技师学院(技师学校)、市轻工职业学校(中职学校)、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中职学校)、市高级技工学校(技工学校)、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中职学校)、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中职学校)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科教城新校区目前已经开始施工,初步预计2022年9月全部建成进驻使用。该校区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总投资约17.3亿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0 15: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ceGZH 于 2019-11-20 16:16 编辑

关于广州大学城

一期工程占地约18平方公里(小谷围岛),有10所高校(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大学城一期已经和北面的生物岛、南面的创新城南岸区共同形成了一个总面积73平方公里的广州国际创新城。目前大学城、生物岛已经基本建成,而总面积为46平方公里的创新城南岸是未来的重点建设地区,南岸区域目前有华南理工国际校区、暨大南校区、广州医科大学番禺校区三大新校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0 23: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约35亿,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24日南沙动工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从南沙区获悉,位于南沙明珠湾区的灵山岛尖的IFF永久会址将于11月24日正式动工。
前不久,南沙与国际金融论坛(IFF)共同举行IFF永久会址建筑方案国际竞赛,共评选出6个方案,挑取其中2个方案报市 委、市政 府审定。永久会址及平衡方案项目10月12日通过土委会审议,并于10月21日挂牌公示。
国际金融论坛(IFF)是总部设于中国的独立国际组织,是全球金融领域高级别常设对话交流和研究机构,被誉为全球金融领域的“F20”。2017年6月,IFF与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告IFF永久会址项目正式落户南沙。该项目选址明珠湾区起步区横沥岛尖,投资规模约35亿元,用地规模约2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2.3万平方米。
依托永久会址的建设,IFF将联合广州市政 府、南沙开发区管委会打造全国首个国际金融岛,共同促进大湾区全面合作示范区、“一带一路”金融合作示范区和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设,建立全球金融F20和大湾区国际战略平台。
打造国际视野、融入中国文化、呼应五水汇湾是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建筑方案设计的三个关键词,根据规划,其内部将包括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议服务酒店、政要公馆和VIP服务公寓等功能区。此外,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也将充分考虑多种国籍、多种层次人士的需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打造大湾区标志性建筑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1 13: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

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选址南沙明珠湾区横沥岛尖,该项目用地三面环水,有非常开阔的远景,意味着这里有无敌的形象展示空间和景观面。在这样的用地上形成的建筑,“看与被看”都非常重要,应征的作品大多考虑了这个因素,其建筑造型应具有独特性,彰显高辨识度和可识别性,把握天际线和组合方式。建筑内部应该可以和南、东、西三边外部互相交流,同时通过建筑艺术处理的方式,从外部形成至少三个展示的景观面。

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不仅仅位于南沙的中心,作为高规格的会议中心,它还有一个“溢出”的效应,将来可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端会议的会址,对地区功能产生国际的影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22: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技能 500强企业来抢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签15项校企合作

南都讯 见习记者 程小妹 通讯员 萧素琴 校企合作迎来大手笔!11月21日,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在中心校区举行2019年校企合作年会,与亚马逊通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等企业、高校和行业协会达成15项校企(校校)合作。

世界技能组织荣誉主席西蒙•巴特利先生作主题发言。
本次校企合作年会以“链接 融合 创新 共赢”为主题,共有205家合作企业、院校的代表参会。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与广东省校企合作与校校合作促进会、亚马逊通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唯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等14家行业协会、知名企业、院校达成15项合作。
除了以往较为常规的订单式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培训、共建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等合作外,还新增了共建亚马逊AWS云创学院、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建创新创业基地等合作。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将在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挂牌“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实习基地”,双方共同合作进行产品设计和制造、创新项目开发。
“今年8月,我们从市工贸技师学院中选拔了22人顶岗实习,目前21人已经留岗聘用。”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培训总监吴桥平告诉南都记者,小鹏汽车作为广州本土的初创公司,招聘需求逐年递增,通过校企合作方式直接培养储备人才,能为企业大大减少招聘成本。广州长隆集团人力资源总监詹伟煌也谈道,长隆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每年的招聘需求量在2500人左右,其中约20%左右来自于技工院校。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广东技工院校与全省近700家大型企业有对接合作或建立校企联盟,为36个工业园区培养培训技能人才超过10万人。其中,38所技工院校与150多家大型骨干企业全面对接,10所技工院校与500家企业、行业协会建立校企联盟,86所技工院校与全省36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对接合作。广东省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2019年将培养约2.5万名学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22: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省职教城拟再引进5所高等院校
清远将构建覆盖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一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刚过去的10月,省职教城5所新进驻的省属高职院校陆续开学,2万名新生涌入。未来,省职教城除了服务清远本地,也将向大湾区输送人才,为清远“入珠融湾”带来新想象。
    记者从《清远市贯彻落实〈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中获悉,清远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初步构建起覆盖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一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规模稳步增长,职业教育质量显著提升,产教融合深入推进。
    到2021年,继续引进5所高等院校进驻省职教城,新增高等职业教育学位6万个以上,推动建设3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3个高水平公共实训基地。
    扩大规模引入优质教育资源
    意见稿指出,为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清远将加强高职院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持续推进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校本部扩容;全力推进高职专业学院建设,支持高职专业学院试点中职学校扩容计划;争取2020年秋季完成广东金融学院清远校区首期工程;加快广东省职业教育城二、三期工程规划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设立“省职业教育城事务中心”。
    到2021年,省职教城继续引进5所高等院校,新增学位6万个以上,初步形成功能完善、配套齐全、服务区域产业能力强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示范区。届时,省职教城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2万人,每年可为珠三角地区和全省培养输送约4万名高技能人才,提供20万个培训岗位。
    清远还将大力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和“高本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广东金融学院清远校区建成后,将成为清远首所本科院校,将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研究生教育全部打通,真正搭建中职学生成才“立交桥”,打破职业教育的“天花板效应”。同时,新进驻的院校还将不断完善、提升清远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通过向高职院校靠拢,带动中职发展。
    在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方面,清远将实施职业教育“强师工程”,打造一支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复合型职业教师队伍;实施一流高职院校结对帮扶计划,力促粤港澳大湾区一流高职院校在党建工作、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全面对接帮扶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优化结构实现精准协同发展
    今年5月,清远市中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启动会在清城区举行,市直两所国家级示范性职业学校分别与连山、连南两所中职学校现场进行“一对一”精准协同发展签约。清远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计划对于推动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缩小中职学校南、北办学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稿提到,除了探索中职协同发展精准对接模式,清远还将加大市级统筹力度、持续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工作,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三连地区“四位一体”县域职教中心建设,鼓励连州、连山创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组建中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集团等,进而加快构调整和优化中职学校和专业布局。
    争取到2022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结构优化、资源整合取得阶段性成果,80%以上中职学校达到省重点中职学校标准,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超过90%,区域内每所中职学校都有市重点专业,中职学校南、北办学差距明显缩小,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清远还将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中职招生考试制度,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考核,建立职教协同培养体系,组织区域内职校加入粤东西北地区学校联盟。争取到2021年,省重点以上中职学校毕业生升读高职院校的比例达到30%以上。
    产教融合服务区域人才需求
    意见稿指出,清远要以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抓手。近年来,围绕重点产业领域与民生领域,清远推动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和专业创建高水平学校和专业,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对接省、市重点产业、龙头企业,服务区域人才需求。
    清远推动建设若干校企深度合作、示范引领的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和“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示范专业,支持规模以上骨干企业与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共同组建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推动校企共建重点专业、区域综合性产教融合高水平公共实训中心或实训基地。争取到2021年,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逐步提高,多元化办学体制健全,校企协同育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作为全国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清远不断构建中高职衔接现代学徒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到2021年,建立起环境良好、机制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高衔接的,具有清远区域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出1—2个具有代表性现代学徒制专业标准。
    “清远将以省级职教基地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优势,主动服务大湾区,加快融入大湾区。”省级职教基地筹建办主任黄卫星表示,基地内院校将按照广东省未来产业发展的三个方面,即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专业调整和布局,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关注
    开展产教融合试点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
    领导团队创业、实现项目孵化,是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梁旭恒长久以来的梦想。如今,他的创业梦已经成真。
    11月,清远市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空间暨电商人才培育基地在省职教城揭幕,并迎来首批入驻企业与受孵项目。这是政行校企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一大成果体现。
    在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像梁旭恒一样,不少学生怀揣着电商创业梦。而清远市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空间的落成,无疑为青年创业者们搭建了一个施展拳脚的舞台。据了解,清远市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空间将立足于省职教城,服务于清远全市电商创业需求,秉持“**公益为主、商业利益为辅”的原则,引进专业运营团队,力求为创业者提供高质高效的创业服务。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胡刚认为,清远市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空间将企业所需人才培养前置到高职教育,通过项目入校模式锻炼,开通实习与就业直通车,院校将与企业一起共同培养更适合企业、行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意见稿指出,近年来清远围绕创建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市,结合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和“十百千”产教融合行动计划,开展产教融合试点,实施校企深度合作项目。清远市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空间的落成,即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具体实践与又一举措。清远市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空间还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上作出探索,聘请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清远企业家等为导师,为创业团队提供多方面指导,以现代学徒制推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
    清远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项目之一,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生动实践,也是实现清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形成破解二元结构的“职教力量”
    建设省职教城,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积极探索。意见稿提到,清远将引导职业院校制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计划,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训资助政策,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重点在农村,关键点在农民。清远采取多举措发展乡村职业教育,加快培育具备现代技术、现代思维的新型职业农民。建设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产学研结合平台,鼓励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对口录取涉农专业中职学生比例,引导鼓励高校和中职学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同时,为强化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大力实施幼儿教师大学学历提升计划,创新幼儿师资培养模式,破解公民办幼儿园之间、城乡幼儿园之间师资不均衡难题。争取到2021年,完成2000名以上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300名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城市化发展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另一关键所在。《2018年清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清远城镇人口达到201.45万人,首破200万。预计到2021年,清远市中心城区人口预计达到120万人,省级职教基地在校生预计达到12万人,全市在校大学生占人口比例达到10%。省职教城将使清远成为人才聚集地,推动城镇人口数量增长,对清远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具有显著作用。
    未来,随着省职教城周边配套不断完善,广清城际轨道北延线建设持续推进,省职教城将助力清远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落实精准扶贫战略,加快区域协调发展,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市属职业教育去增城,省职业教育除了钟落潭基地,也往清远、肇庆等地转移,对广佛肇清等地的产业发展大有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22: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省人社厅陈奕威厅长调研广州科教城

  日前,广东省人社厅党组书 记、厅长陈奕威到广州科教城调研,在现场沙盘模型前,陈奕威听取了科教城项目整体情况汇报,随后到项目现场开展实地调研,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展及计划,并要求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加快科教城整体建设步伐。

  广州市人社局郭志勇局长、增城区江慧雄副区长、市重点项目管理中心黄玉升副主任等一同调研。

看来省里也重视这个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2 22: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科教城开工在即 一期入驻13所院校组团布局
城建工程组团四校亮相

  过去,广州职业教育人培养出大批世界技能大赛金银铜牌选手,却被办学场地不足、硬件不硬等问题困扰。最近,他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好消息:广州科教城即将举行开工仪式。一期入驻的13所院校按照优势学科专业相近、中高职衔接、资源共享、开放办学的原则进行组团布局。城市建设工程组团4所院校的相关负责人均表示,科教城新校区的使用,硬件设施的显著提升,为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利于院校以更高规格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队伍,为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做贡献。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晓星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打造山水书院园林学堂

  学校名片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现有广园南、广园北、海珠、越秀、滨江共5个校区,总建筑面积202392㎡,总用地面积20公顷。数字化校园整体建设和应用水平在全省高职院校中位居前列。现有教职工630人,全日制在校学生9185人、成人业余学生3530人。学院围绕服务广州城市建设与城市服务两大板块开设了10个专业群、设有13个教学单位。

  新校新貌

  学校的新校区占地面积940亩。校区规划将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与岭南、山水、人文、行业、低碳五大元素相结合,布局“一核一轴”多组团结构,以行政办公楼、图文信息中心、多功能礼堂组成的综合体建筑为核心,通过中心休闲景观带串联高职生活区、实训楼区等功能组团。

  新校区将打造成为山水书院、园林学堂。设计布局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特点,尊重现有山水格局,依山就势,营造具有生态特点的山、水、建筑一体化校园空间。新校区的规划及建筑设计强调绿色校园建设,坚持环境气候优先和低能源耗费原则,创造既具有岭南传统建筑功能特色,又符合21世纪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现代化新型校园。

  教学硬件

  新校区投入使用后,实验实训场所、教室、图书馆、体育设施、学生宿舍的总面积都有较大的增加。学院宣传统战部负责人峻松表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将通过与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整合提升,不断做大做强,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和能力;通过整合资源,组建城市职教集团,搭建本科、专科和中专的职教立交桥,强化学院在广州同类院校中服务广州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深入对接广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按照做优城市建设类专业、做强先进制造类专业、做精电子信息类专业、做实现代服务类专业的总体思路,形成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专业集群。

  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

  大幅增加实训场地面积

  学校名片

  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始建于1958年。61年来,学校专注于建筑人才培养,共向社会输送毕业生5万余人,近年来更是培养出第44届、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冠军梁智滨和陈子烽。学校现有在校生3000余人,教职工224人,设置有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建筑设备安装等七大专业。学校三元里和泉溪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61073.18㎡,建筑面积41008㎡。

  新校新貌

  学校科教城新校区规划总用地面积212420.66㎡,建设用地面积182268.9㎡,总建筑面积121020㎡,拟采用“整体规划、分期建设”模式建设,预留25%用地以满足未来发展使用的需求。新校区将建设基础教学楼、实验实训楼、行政综合楼、师生阅览和网络中心及报告厅、学生宿舍(含教职工值班宿舍)、食堂、风雨操场等。

  新校区在功能布局和建筑设计上注重“山水”,体现“花城、绿城、水城”理念,多层为主、错落布置;注重“内涵”,突出学校特色、底蕴和传承;注重“行业”,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校企一体化等的需要;注重“人性”,立足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注重“低碳、现代”,践行低碳、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思路。

  教学硬件

  未来招生规模和教师人数都将大幅度提高,并在以往开设专业的基础上增设城镇建设、园林技术、给排水工程施工与运行、土建工程检测、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等专业,形成完整的专业链。

  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校区优势:一是大幅增加实训场地面积,在保证各专业基础技能、核心技能训练工位数充足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新技术新技能实训室;二是能按规范建设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培养更多国家高技能人才;三是优化学生学习及生活条件,为开展教学活动及素质教育活动提供场地,丰富体育、社团、第二课堂等活动方式;四是利于扩大招生规模,扩大学校影响力,以更高规格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队伍,为广州城市化建设做贡献。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

  建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名片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是全日制国家重点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集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还是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院校、广东省技工教育重点专业以及特色专业建设学校。学院2019年全日制在校生9132人,年培训和鉴定量保持在30000人次以上,办学综合软实力符合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

  新校新貌

  学院科教城新校区位于科教城一期中部核心地带西侧,东至科教城规划主干道,西至西福河,总用地面积292195.3㎡,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4.2万㎡,教室及实验实训场所逾10万㎡。

  新校区总体设计以岭南风格、低碳智慧、山水田园为定位,设计理念和布局突出岭南、山水、人文、行业、低碳五大特色,突出学院鲜明的公用特色和事业行业高技能职业教育的特色。校园将划分成教学区、公共实训区、公共服务区、学生宿舍区及运动区五大功能块,并充分利用地块的现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做到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按照“枝蔓生长”的生态型绿色校园建设理念,突出建筑群布置的层次感,形成“一心、两轴、多组团生长”的规划结构形式。

  教学硬件

  在过去,校区分散导致教学实训场地整体规划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有所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训室建设、新专业的开发与品牌专业的发展。科教城新校区将从根本上解决学院现有教学用地紧张、场地分散、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学院进驻科教城后,办学规模为12000人,每年招生人数约3000人,年培训和鉴定量在30000人次以上。

  按照规划方案,学院科教城新校区总投资约13.2亿元,计划2019年11月底开工建设,2022年12月完成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届时,学院将建设成为集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实训、研发、职业指导、创业孵化于一体的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

  由南至北 由“静”至“动”

  学校名片

  位于海珠区赤沙路的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中南地区仅有的一所全日制房地产类中职学校。近年来学校发展势头迅猛,今年有些专业招生非常火爆,但受办学面积的限制,学校只能忍痛割爱,控制招生数额。目前学校在校生接近3000人,但教室和宿舍已经挖潜扩容达到饱满状态。按照学校的发展规模,学校在校生应该达到6000人。

  新校新貌

  规划中的新校区占地面积增加了近4倍,以动静分离为原则,合理划分功能分区,形成“多区共享一心、一心渗透多区”“人车分流、串联交通”“起转承合、开阖自如”的建筑特色。交融共享校园空间:充分利用北部高压走廊防护带,结合办学特点,将室外运动场地、实训基地主要设置在用地北部;普通教学及生活区集中设置在用地南部,中间设置区隔“动”“静”分区的中央生态核心区。由南至北形成由“静”至“动”的规划结构。动静分离,减少校内各建筑之间以及对相邻院校的干扰。整个新校区设计注重人与自然的融合、建筑与空间的组织、动与静的对比、围合与开敞的变化,意象性地表达了中国传统城市空间“严整有序,开阖自如”的布局原则,营造出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教学硬件

  新校区投入使用后,在校生规模将达到6000人,实训场地的面积,由原来旧校区的17286.23㎡,增加到34524㎡。有了足够的实训场地,学生的动手能力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像电梯专业这种对场地需求比较大的专业,可以进一步做大做强了,还能够更好地发挥辐射作用,承接电梯类专业的社会培训。许多规划和设想,借助整体空间的提升,都将成为现实。”校长陈黎靖说,学校经过多年的办学积累,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背景下,学校正欲振翅腾飞。未来的科教城,将见证这一所老牌名校的再创新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2 23:07: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各城市都有财政补贴,支持市民进修获取职业技能证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1-22 23:07: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职业教育并不过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3 21: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国际金融论坛广州开幕!联合国秘书长视频致辞
2019-11-23 15:58 来源:南方网
  2019国际金融论坛23日在广州正式开幕。本届年会将围绕“全球稳定:新变局、新发展”为主题进行讨论,全方位探索金融创新和稳定发展之路,探讨新全球化时代金融合作发展之道。

http://kb.southcn.com/content/2019-11/23/content_189605781.htm

  在开幕仪式上,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进行了视频致辞。


  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表示,这是一个全球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增强信心、具备紧迫感,确保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金融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因素。

  今年9月,130家银行在联合国签署了《负责任银行原则》。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呼吁所有民营企业都能为可持续发展投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3 21: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21日,央企葛洲坝、广州南沙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南沙国际金融岛(广州)有限公司三家联合体以44.759亿底价拍得横沥岛(国际金融岛)地块,配建国际综合会议中心,无偿移交区政 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

GMT+8, 2024-6-12 16:41 , Processed in 0.09090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