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后的南宁不但是绿城,它还将是一座水城。5月6日,《南宁市城市水系整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最终评审会获专家原则通过。按照《规划》,2020年后的南宁将变成一座滨水生态城市,展现一幅水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画卷。
南宁市区内水系发达,邕江与其众多支流及周边水库、池塘,构成了以邕江为主干的庞大水系网络,但总体来说,水域面积在城市面积中的比重过小,与南宁市的“绿城”称号不符,且目前南宁市城市水系整治没有系统规划。为此,南宁市规划局和水利局编制《规划》作为《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的专项规划之一。
《规划》的范围具体指上游老口水库至下游邕宁梯级的邕江河段及18条内河:江北片的石灵河、石埠河、西明江、可利江、心圩江、二坑溪、朝阳溪、竹排冲、那平江、四塘江等10条内河;江南片的大岸冲、马巢河、凤凰江、亭子冲、良凤江(水塘江)、良庆河、楞塘冲(良庆下河)、八尺江等8条内河,还有大王滩、天雹、老虎岭、龙门等城市周边水库、湖泊、污水厂达标排放水体等水系,规划的目的是要对这些河、湖、溪进行综合整治与利用。
按照《规划》,全部内河的整治投资额将逾300亿元。至2020年,《规划》的目标将全部完成。届时,南宁城区主要内河建设基本完成,城市水环境形成良性循环,城市内河水系沿线生态景观、滨水文化和旅游景观明显提升。
连通渠——使江、河、湖形成循环
南宁绿城的名片已打造成功,《规划》将在绿城的基础上,再将南宁打造成一座水城,以绿为主,以水为铺。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词——连通渠。连通渠的主要目的就是扩大南宁市的水域面积,增加市民亲水的机会。
《规划》拟定南宁市水系总体规划方案为一江,两库,南、北贯城渠,五环,18内河方案。通过建设连通渠,形成五大环城水系,简称五环:灵湖环、相思环、南湖环、凤凰湖环、五象环。
比如,与市民距离较近的南湖环,由于南湖与竹排冲较近,《规划》是将南湖与竹排冲连接起来,从邕江抽水补到南湖,再通过连通渠将水排入竹排冲,形成一个循环水系——南湖环。以后这里可开发成游览景点,市民可从南湖坐船至竹排冲游览。再如,可利江和心圩江是南宁市全力打造的城市景观,《规划》在两者之间建连通渠,以后市民可从可利江(相思湖)坐船游览到心圩江,形成相思环。
18条内河整治后将形成24个湖泊
18条内河规划结合城市防洪要求,采取改造河扩建上游源头水库、河道中下挖湖滞洪、河道疏竣、护岸等措施,保证河道行洪能力。同时通过修河绿岸、结合市政管网进行污水截流、引水补水、生态恢复、景观设置等措施,使市内河变成防洪、文化、舒适、生态、水质达标的河道。
湖泊不仅是水的汇聚点,更是水景的汇聚点。18条内河综合整治后,将形成24个湖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