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1-1-7 08: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场域劣势:大所大企业的外迁之痛
在洛阳场域与其他场域的竞争中,大所大企业的外迁成为了洛阳人心中的痛,成为了洛阳经济发展的重大压力之一。
建国初期,洛阳是国家工业、基础设施布局的重点,洛阳拥有洛阳矿山机械厂、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洛阳轴承厂等一批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企业,以及多达13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在全国各城市中数量位居前列。然而,近十几年来,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机械部第十设计研究院、中石化洛阳工程公司、中铁十五局等大所大企业分别外迁至天津、北京、广州、上海等地,还有一些大所大企业总部虽未搬迁,但在外地设立研究机构或子公司,公司人员及发展重心转移外地。
从各个院企的外迁原因来看,首先是发达城市具有经济、科研、人才等优势,对三四线城市企业及人才具有虹吸效应;其次是洛阳本地营商环境相对较差,难以留住企业与人才。
以中隧设计院外迁为例,具体外迁原因有:一是天津是直辖市,在国家大力发展京津之际,企业具有更多发展机会,员工待遇及子女教育环境也更好;二是该院在洛阳承建了多个ZF项目,而工程款数年难以支付;三是职工生活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不健全,许多年都未有通往市区的公交车;四是政企沟通不畅,企业及职工反映问题长期难以解决。中隧设计院的问题并非个例,例如中铁十五局地处杨文,公司往外只有一条路,还常常泥泞不堪。
总而言之,洛阳欲建设副中心城市,打造我国双循环的节点、甚至枢纽城市,必须要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为企业和从业人员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