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6-25 14:38: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博 发表于 2017-6-25 09:41
凭什么低调??
就是要高调!!
郑风?果然吹的好大!
郑州,河南的噩梦第二弹!
跑男在洛阳录期节目,因为十三朝古都的事情,洛阳西安网友都能在微博上骂一天,真是闲的蛋疼!其实吧,西安,也应该感谢感谢河南省会郑县(州),将河南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底蕴强势的省份变成现在这个吊样子,谢谢啊~~
谈今论古
建国后的河南在美誉度方面混的只能用一个“惨”字形容,其实吧,这事儿不能怪别人地域歧视,因为这就是人性,放之古今中外四海皆如此。当年你中原人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叫的少了?即便国外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前一段我还看了一本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惠》,书很不错,但字里行间也透漏出对犹太人和斯拉夫人的轻蔑,这可还是著名的哲学家尚且如此,又能要求我们这些普通人如何高尚?这不现实,你只需做到不受其害即可,但以河南手上所拥有的牌来说,是如何打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其次,我也不否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群体性的性格和特点会受到地域和生存环境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这一点放在任何一个省份和地区都适用,但这也不是导致河南省美誉度差的原因,因为地域和水土河南这块土地短时间内就没有变过啊?不光如此,历史上的河南还一直是美誉度较高的地区。咱就不提北宋以前河南城市(洛阳开封)当首都的时期,扯那太远。只谈元明清至民国的这段历史:
为何老一辈人中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江苏安徽湖北接壤的地区,口音都像河南,爱听豫剧,开口就是“中!”?那是当年开封或洛阳统领河南时的文化影响力和向心力。因为即便在这一时期,开封也是整个大中原地区当之无愧的中心城市。开封明清城墙规模全国第三(北京第一,南京第二),开封的朱仙镇是唯一一个在北方的清末四大名镇(另外三个是汉口、佛山、景德镇),总不会是因为河南像现在一样老被黑,大家才学你的吧?!
那为何新中国建立之后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说穷?谁没穷过,并且说河南穷也要是看跟谁比较了,河南自古汇聚四方,面积不大但人口一直就多,难道大伙儿都扛在这一起受穷么?沿海有地域优势,率先改革开放,但是放眼整个中西部地区,河南从来就没有最穷过。一直是中游偏上的水平。
要说多灾多难的话,我华夏5000年历史,谁不多灾多难?就算近代的花园口之类的放在历史长河中对河南算个事儿?还是对中国算个事儿?咱就不说远的事儿,大伙知道为何要湖广填四川么?知道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么? 再近点也有南京XXX?我华夏遭灾的时候多了,牛逼的时候也多!只要河南开封洛阳的文脉不断,那都不是事儿!咱就说逃难吧,去翻翻历史,河南陕西这对相杀相爱的好基友,哪次不是河南遭灾了过潼关逃陕西,逃西安;哪次不是陕西遭灾了过函谷关逃河南,逃洛阳。陕西历史上遭灾少? 这也算事儿么?
其实举一个例子最能说明问题,中西部和河南很像的省份——四川,同样地处欠发达的中西部,同样劳动力输出大省。三十年前的四川也被喊过川耗子,但是成都只要经济实力一上来立马就能扛起整个四川的美誉度,天府之国的名号当之无愧。而河南的省会郑州 河南省会郑州要山没山,要水没水,要底蕴没底蕴,要美食没美食,却统领了河南这样一个文化底蕴厚重的省份。对,是历史的选择,不过是历史错误的选择!
开封,省会最佳选择!
即便作为一名洛阳人,我依然认为开封是作为省会的最佳选择!如果你在北京、西安亦或洛阳生活过一段时间,慢慢去品味当地的文化底蕴后,其实你会发现这仨城市很多时候都有点劲儿劲儿的感觉,也许跟当时所建都的朝代有关系。而作为东京梦华北方水城的开封水系发达,条件也得天独厚的,否则也不会有诸多朝代选此定都,并且可以说是最具江南气息的北方城市。“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开封的文化底蕴十分的市井和平柔,特别适合当下这样超级人口当量的城市规模,可惜,历史不容假设。
屌丝的逆袭
不少人认为建国后河南省会由开封迁到郑州是因为开封有黄河水患。这个理由其实站不住脚,在历史上,黄河水患一直存在,开封城数次被淹更是城摞城,也照旧原址重建,皇帝佬都不怕的黄河水患省府担心什么?
也有人认为是郑州有了铁路交通优势明显,这个说的过去,是部分原因。但是交通优势这种优势必定会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步淡化,况且在中国,交通优势远远抵不上行政优势,君不见柳州铁路局都能变成南宁铁路局么?
省会的迁徙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笔者认为,就是刚建国后中国诸事都向苏联老大哥学习,而在远东地区,苏联很多首府都是交通枢纽(问题是西伯利亚地区是广袤的无人区,与中原地区没有可比性)。所以河南省会迁徙到了郑州,河北省会迁徙到了石家庄。但是好歹北京天津还均出自燕赵之地,而河南.....
成为新河南省会的郑州承载了新河南的梦想,河南为之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政策扶持,使它从80年代连修四条市区的主干道都要问手下的经济强县巩义要10亿税收才修的起的屌丝,成为现在GDP总量已经挺进全国前20的经济强市。
“王宝强”的偶像梦
经济崛起后的郑州,看了看左边的洛阳,又看了看右边的开封。猥亵的笑了笑说:“二位小弟站到后面去,河南历史看郑州!”随即郑州官方日报晚报相续大篇幅宣传和报道郑州历史,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郑州八大古都之首论”、“郑州三心论(自黄帝至北宋,郑州一直是中国的中心亚洲的重心世界的核心)”,并且从06年-10年每年十一国庆长假过后,郑州官方媒体就定时定点抽风,“郑州黄金周旅游人数连续N年全国第三”排第一第二的分别是北京和杭州。被网友大范围质疑后,官媒只是发表声明说;统计口径不同而已。而还有很多其他的宣传诸如“郑姆斯特丹”、“东方威尼斯”之流的早已沦为笑柄。
而更让人可气可笑的是在郑州管辖的县登封嵩山申遗过程中更是创造了前无来者的历史记录,之前所有中国申遗项目都是一次通过,唯独嵩山两次(占了两个名额),为何?嵩山第一次申遗抛出的概念是“父亲山”。结果,当然是没有忽悠住申遗官员。在申遗最后关头临时撤销了申遗申请(因为申遗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无法通过,以后永不得再次申请),第二次才修改成“天下之中”的概念得以通过。
而真正的郑州历史,仅仅是在春秋战国年间在历史舞台上闪耀了那么一下(郑国),却被世人嘲笑了2千多年。郑人买履,郑人争年(春秋战国时期);郑人逃暑(北宋年间);郑人惜鱼,郑人为盖(元末明初)。
No Zuo No Die, Why YouTry.
在历史文化上作也就算了,毕竟那只是历史,当不了吃喝。在发展上,河南之前发展战略一直是“十八罗汉闹中原”,奠定了郑州、洛阳、新乡、焦作、安阳、平顶山、三门峡这样的豫北经济组团,这一区域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值,在当时的中西部都是无省可及的。
但是郑州又拿出不作不死的节奏,伙同河南省府提出并推行“首位度”战略。还常常拿西安 武汉成都做比较。其实去分析下,无论是西安、武汉还是成都,他们所谓的“首位度”根本不是本省打造出来的,而是国家层面的扶持才有了在本省的首位度。而河南这样的战略必将会导致今天的局面,群狼优势不在,而狼头郑州在中部不仅跟武汉的差距越拉越大,还被长沙跨越,最近还有被合肥赶超的势头。真是NoZuo No Die。
而这局面的分水岭就要从河南跟两湖争夺“两型新区”失败说起,虽然现在看来所谓的“两型新区”并无太大实际意义,但从侧面足以说明河南发展思路的弊端。因为就当是而言,中原城市群无论是在各项经济规模乃至人均值都大幅领先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但到实际申请的时候,河南打出的牌却是“郑开一体化”,郑州本身经济就无优势还带上已经是河南倒数的开封。除了展现出了郑州当时的狂妄自大心胸狭隘,也为后十年直到今天河南发展的乏力埋下的祸根。
即便是今天,郑州的GDP已经冲进了全国前20了,但其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呢?脏乱差窝囊,恐怕不光光是外地人对郑州的影响,国际影响力就更别谈了。之前大伙都不知道你是谁,现在倒好,别人一提起吃不起茶叶蛋的穷鬼,首先想到的就是郑州,河南(请参见某台湾综艺节日),香港访问团再没来郑州前竟然认为郑州像非洲,来了之后发现还是蛮现代的么(参见河南大河报)。这就是郑州,这就是现如今的河南。而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山水人文俱佳的洛阳和东京梦华北方水城清明上河图的开封早已让人无法和河南划上等号了。特别是开封,被河南毁成现在这个样子,河南是有罪的!
一个洛阳人的开封情节
作为一名洛阳人,我对开封最初的映象来源于母亲的描述。母亲大学毕业后在开封工作了几年,对开封映象颇深。怀念开封小巷里的美食小吃,怀念开封老城街巷里的雕栏画柱,以及进屋就下台阶的特色(黄河水患关系开封老城很有特色,路面比院里要高一截,院子里比屋里要高一截)。还有开封人民特爱做小手工的传统,母亲说他们同事中的老开封人基本上回家都会糊个火柴盒啊,做个小手工啊贴补家用。
长大后我也有幸到过开封游玩,那破败的景象让我很难和东京梦华北方水城的开封联系起来。其实要说自然条件,开封可以说是最有江南气质的北方城市,“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作为北方水城的开封,水系发达,条件得天独厚,否则也不会有诸代王朝建都于此。
但现如今呢?听说90年代,一位国军老兵回家省亲,出了火车站凭借当年的记忆,自己就能摸到家门,河南这么多年都对开封做了些什么?!再说城墙,洛阳的老城墙在战火中毁了,而开封的和西安的却都保存了下来(现在还保存的城墙遗址基本上都是明清时期城墙),看看西安对历史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再对比下开封,那可是明清规模第三大的城墙群落啊。
而开封和洛阳的陨落,对河南的历史地位也造成了莫大的损害,去翻翻民国和之前的史料,河南的历史地位远比陕西强势,洛阳开封二都荟萃,且开封一直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从而有较强的话语权。一直到建国后,中国大陆只有三家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但现如今,西安基本上成为了最重要的古都,河南基本上已丢失了在历史方面强有力的话语权,好像我们的八大古都之首郑州,并没有起到什么实际作用吧?
其带来的深远还体现在很多细节方面,就拿小吃而言,现如今陕西西安小吃已经开遍大江南北,不仅是口味还有历史的承载(北方人做饭大同小异逊于南方),而开封和洛阳的小吃仅能龟缩本市,而河南省会郑州,别说文化输出了,自己满大街开的都是西安的肉夹馍就是武汉的热干面,是不是下一步吃早饭都要改成“过早”,没事儿就“pian一哈”?
郑州,河南的噩梦! 也不知道这个梦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