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广州总部大楼,那几个飘出空中的大平台,宛如一个个空中花园,你可以看见在花园里小憩的人,还可以看到楼内穿梭的身影——你看到的就是微信公司的员工。
YY把过去无间隔、开放、自由、舒适的办公风格移植到了新大楼里,新大楼有着标志性的大平层。
探秘琶洲CBD(上)
策划统筹:何姗 采写:新快报记者 何姗 莫冠婷
深读指引
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寄托着广州乃至南中国的厚望,从广州新经济重要引擎、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先行区、国家级“互联网+”创新示范区、全球互联网产业创新创业优选地到“中国硅谷”,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全球创新高地的宏愿下,其战略地位凸显。
但它并不是高冷不可亲的CBD,与互联网企业的个性相匹配,其规划、设计、建设也是对传统CBD的一次突破,从城市设计优化到每一栋摩天楼的设计,都植入了互联网创新、开放、平等、人性化、互联互通的基因,又融合了岭南文化的气质,代表着广州未来的城市形象,它不仅是互联网精英们的新家园,也是每一个广州人都可以享受的新乐土。
春末夏初的广州,这是全城最热的一片土地——珠水之南,1.0版的CBD珠江新城对岸,正在大兴土木的互联网创新集聚区,腾讯、复星、唯品会、YY……由建筑大师、国际一线建筑师团队设计的大楼已破土动工。
让我们跟随这些互联网大神、国际级的建筑师、琶洲CBD城市总设计师先来感受一下蓝图上的2.5版CBD生活吧。
错落有致的摩天楼勾勒出起伏的天际线,却没有以往CBD钢筋森林的密不透风;写字楼不再是一个个冰冷、密闭的盒子,而是一座座绿树婆娑、开敞通透的园林;办公室也不是整齐划一的格子间,而是阳光照耀、江风拂面、无间隔、开放式的大平层……
歇息时,可以走出窗外大平台,眺望江上的舟楫、天光、云影;或者,沿着空中花园般的平台,一直闲逛到江边,小啜一杯;也可以抱个笔记本电脑,泡在摩天楼之间的后花园里,在这里,会看到草坪上晒日光浴的游人、遛娃的市民,原来办公也可以很放松……
忙碌了一天后,还是先上那个全城最高、面向珠江的30层无边界泳池舒展一下,看日沉月升。夜幕降临,楼下的餐厅、超市、精品店、影院灯火璀璨,人头攒动,CBD没有变“空城”,精彩的都市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如果我们今天把花城广场作为广州城市客厅而引以为豪的话,再过5到10年,琶洲就将代表未来的广州。”——2015年,时任广州市常务副市长陈如桂曾这样描述过这个2.5版的CBD。
再过几年,这里将是互联网大神们啸聚的电商总部区,它将颠覆人们对CBD的固有印象,正如设计这里的摩天楼的建筑师所言:“这里将带给广州一种全新的工作生活方式。”
关键词: 开放 市民
新工作生活方式一:集观赏、开会、健身于一体的大平台
“让市民看到我们在做 微信 ”
站在珠江岸边举目南望,摩天大楼方阵里最夺目的一定是腾讯广州总部大楼,那几个飘出空中的大平台,宛如一个个空中花园,你可以看见在花园里小憩的人,还可以看到楼内穿梭的身影——你看到的就是微信公司的员工,未来,这家在广州土生土长的企业将迁居到新大楼。这些空中花园和避难及设备空间相结合,被设计成一个个飘出去的观赏性平台,还可以开会及健身:
“这个景观其实是开放给市民看,我们不太想做一个很冰冷的建筑,像水瓶一样把自己包起来,因为微信这个产品,就像这个建筑,是开放的,微信本来就是一个生活工具,这个生活工具是亲人、亲用户的。
我们想做一个开放式的建筑,很多人不知道微信团队在广州,我们希望老百姓能感受到我们在里头做微信这个产品,一个为老百姓使用的创造性的产品,还有人员的流动,让人感受到微信就是一个活的产品,广州是有生活气息的地方,我们是一个有温度、有情感的建筑,应该是大家能相互关爱相亲的感觉。”
腾讯广州分公司总经理胡仁杰在描述这个新大楼的一个半小时里,36处提到开放,21处提到市民。胡仁杰也丝毫没有大神的高高在上,反而张口就自称为“屌丝”,喜欢广州平民化的生活,还有城中村的拉肠……
市民不仅可以远观,还可以走进去,“我们是开放的理念,我们的大堂层、二层大平台、负一层艺术长廊和一层架空层是向市民全开放的。”
将来,市民从南边的广场,走进腾讯大楼的第二层大平台,可一直漫步到江边。“市民可以感受到广州的科技就在这里发出来。微信在未来有无限延展的可能性,也让市民感受到科技力量在进步。”胡仁杰这样诠释这个大平台的空间意涵。
腾讯大楼的设计师是曾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的法国建筑大师让·努维尔,大平台的创意正是他的神来之笔,胡仁杰透露说:“我们当时和大师沟通,希望广州市民能感受到科技公司就是这样子,说着说着就做成大平台,让市民可以从南广场走过去,走到江边。大师就考虑到市民这一点,挺厉害的!
关键词: 开放 高效 灵活 自由 舒适
新工作生活方式二:大平层、转角阳台、中空休闲box、挑空大露台
哪里都可以办公,“很放松地做出有创意的产品”
开放,体现在对外,也是对内部。
内部办公空间的开放性,是互联网企业的独特个性,不论是腾讯、YY,还是唯品会,都把他们过去无间隔、开放、自由、舒适的办公风格移植到了新大楼里。
YY的新大楼有着标志性的大平层,大尺度的悬挑令人联想到美国现代建筑大师赖特的流水别墅。
“YY是注重多元和情感联结的互联网企业,是带有互联网基因的文化公司,底下大平层,实际上就是跟活跃的开放的互联网、我们的公司文化相吻合。我们是很年轻,很激情的一个群体,希望是一种比较开放、轻松,富于创意,而不是很板板正正、朝九晚五的办公方式。”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欢聚时代集团(YY Inc.)总经理叶海榕本人活脱脱是一个公司形象代言人,就算是开工作会议也穿着T恤牛仔裤。
YY过去是在旧厂房改造的创意园办公,类似于新大楼的大平层,全开放,无间隔,感觉很舒服。后来随着事业的发展,搬到传统的写字楼,“我们感觉非常不适应,它需要垂直沟通,我们受到很大困扰,这对我们互联网公司简直是毁灭性质的。我们喜欢扁平化。”
为YY新大楼设计的是来自美国的全球顶级建筑事务所Gensler,其设计总监Hasan在设计大平层时正是希望把YY在创意园办公的体验与记忆带到新家园:
“对于互联网科技企业、有创意的人们来说,他们需要不拘一格、轻松舒适,需要大平层的办公空间,更方便人们互联互通互动,上上下下,放松。所以,我们把YY的办公室放在裙楼的大平层上,这个平台是很有娱乐性的。”
大平层办公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未来办公新趋势,兼备高效性、通透性、灵活性以及舒适性。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YY大楼还有不少独特的设计令人眼前一亮,包括大平层下方大型的架空底层,以及每层楼都有转角阳台。负责这个项目的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区域分公司设计管理部总监李渊解释说:“从房地产角度来说,这是最贵的角。把最好的地方让出来做阳台。”
“我们特地要求每一层都有一个阳台,这是标准的、经典的高层写字楼中很少见的。同时主塔楼的每个垂直分区都有一个约400平方米的室外平台,每个区域的员工都有休闲交流及灵活办公的空间,这反映了我们作为互联网企业的人性关怀。”叶海榕说。
Hasan则强调这种互联网企业的室内和室外的空间关系:“互联网企业员工都是年轻人,他们可以坐在室外,捧着手提电脑,在不同空间走动,哪里都是办公空间,和大自然亲近能使他们更自由地思考与工作。我们希望提供这样品质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