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6-25 17: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会要答好深中通道这道“考题”
宋旭民(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深中通道通车在即,新会的社会各界非常关注,也非常期待,希望能借着这一利好,为本地的社会经济建设添一把火、助一臂力。而从现时的招商引资情况来看,深中通道的利好确实已初步显现。就如作为深中通道桥头堡之一的睦洲,吸引了广东中星创城智谷储能有限公司等企业落户,该镇也将打造江门首个储能产业专业园。无独有偶,玖润光电超高清显示制造基地同样落户睦洲的江睦新能源双碳产业园。大鳌镇则对中阳高速沿线进行绿化提升,又对中阳高速进入圩镇的路段进行拓宽,以更优美、更便捷的姿态迎接来自珠江口东岸的游客。
笔者以为,深中通道的通车改变了原有的“交通逻辑”,用“这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启”来形容,也并不为过。而一个时代的开启,必然为新的区域、新的地域带来时代红利,使之迅速成为时代的宠儿。回顾历史,这种例子并不少见。上世纪之初仍是水运为王的时代,原来作为新会一个镇的江门,借助着作为潭江与西江交汇地的优势,一跃成为五邑地区的经济中心。公路时代到来之后,沙坪的地位日益显现,使之代替鹤城成为鹤山县城,而随着九江大桥的开通,更是给沙坪带来对岸源源不断的客流。在本世纪之初,当江门境内第一条高速公路——佛开高速开通之后,原来贫困的鹤山共和镇获得了生机,经济总量不断跃升,入选2023年的全国千强镇名单。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原来交通闭塞的大鳌,以及深中通道沿线区域,有可能吃到深中通道的“头啖汤”,并借此在整个江门的经济版图中显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既然时代在悄然变化,机会已不期而至,我们也要适应时代大潮,在今后的规划建设、城市发展、政策制订等方面,做一定的调整,甚至是大幅度修订,把更多的力量投放到东部及深中通道沿线,使之成为新会发展的新引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答好深中通道这道“考题”。
一则,要做好交通的规划与建设。交通是对接产业的第一要素,也是关键要素。在今后的规划中,要结合中阳高速沿线出入口做好道路的拓宽和建设工作,使车辆通过在城区与中阳高速之间快进快出。加快银洲湖高速建设,使银洲湖西部几镇能够借助高快速路网分享到发展红利。在睦洲镇到沙堆镇之间,谋划建设一条与江门大道南东线平衡的城市快速路。在中阳高速与西部沿海高速之间的银洲湖区域,考虑架设一条贯通江门大道南东线与南西线的连接通道,以进一步织密这一区域的路网,加强银洲湖东西岸之间的联系,使之形成紧密的经济共同体。
二则,要做好与深圳、东莞的产业配套、城市配套。从前面的新闻来看,睦洲之所以能建设江门首个储能产业专业园,就得益于对深圳的产业配套,因为储能产业要求的用地面积大,而这恰恰是深圳的劣势,和新会的优势,这样的配套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引进了一个可观的规上企业项目,更是使江门与深圳的上下游产业更加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成为深圳一小时生活圈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瞄准深圳的产业发展,积极做好“配角”,以新会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吸引更多的产业群、产业链落户,成为新会新的支柱产业。
三则,还要做好“后花园”角色建设。中阳高速新会沿线有不少旅游资源,但客观而言,都是那种“下车拍照、上车睡觉”的种类,难以留住游客。今后,不仅要做好这些景点景区的内涵建设,更要做好各项的配套,引入与现代旅游理念相适应的旅游项目,使珠东的游客不仅来了,还要留下,不仅来一次,还要来多次。更要瞄准研学游、老年康养等新兴的细分领域,让珠东的青少年和老年人把更多时间留在江门。对于一些重点人群,甚至可以考虑减免深中通道过桥费的措施,以小利益拉动大利润。
四则,加大位于双水镇的江门职教城的建设力度。职业教育将是未来教育的重点赛道,也是江门在高教领域能够后发争先的捷径。江门职教城已成功引入多所院校,今后还要着力于把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教育的龙头院校引过来,在新会落户,为新会的产业发展培养和积累人才。而在银洲湖对岸,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早已在睦洲布局新校区,相关方面要大力支持该校升格,跻身民办职教本科行列,以增强本地职教事业的实力。
五则,还要加强对周边县市的政策研究。中山与新会比,离深圳的距离更近,他们已出台了不少相当有吸引力的政策,瞄准深圳的企业和市民,相关区域的楼价也有逆势飘红的势头,这对于新会也是一个考验。我们一是要多研究对手的政策,借鉴他们的好思路,加强做好服务工作,做好对接工作,以诚意、实力和资源,吸引深圳大企业的落户,同时,也要着眼于楼价的科学、有序引导。
总而言之,深中通道的通车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更是一道摆在我们面前的大考题,只有答好了这道考题,才能抓住不可多得的时代机遇,为新会在新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