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7-14 10: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关于高铁的一点个人观点,仅供探讨
一路看下来,基本看完。对于高铁的争论各家有各家的意见,出发点和看待的角度都有不同侧重。
从实用、便利、提高效率、扩展城市之间联系等等,高铁无疑取到重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出行便利性。
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飞机构成的立体交通体系极大的改善中国人民的出行,时间成本、价格成本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灵活选择,对于大多数民众而言,进步意味着变革。
铁路系统历史以往老旧绿皮适当退出历史舞台实属必然,一个强劲的经济发展必然带来适当的退出。至于底层群众的出行,相信以目前的实力完全可以机动灵活解决,当然对于底层群众关心的情怀可以理解也表示赞赏。但这与构建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并不冲突。当然出行选择权在自己手里,坐与不坐都是个人的自由。
二、飞机与高铁的优劣对比
所谓优劣对比并不是非得二选一,拼个鱼死网破。而是从实用性、经济角度等方面进行选择,没有对与错。
1、飞机优势与劣势
优势:毫无疑问,飞机最大优势就是快,A点到B点的距离时间效率很高,对于远行的乘客而言是最好的出行工具。
劣势:不够经济,得付出较高的经济成本。机座空间狭小,不利于健康,部分乘客不适合乘坐。城市比较拥堵需要较早提前到达机场,需要预留足够时间。如自驾车到达机场,停车费可要肉痛。不具有普遍性。
观点:如果确实赶时间、如果可以适应飞机升空下降并且经济条件允许,那么可以选择飞机。
2、高铁(动车)优势与劣势
优势:短途效率极高、快,成本不高,不需要过早到达候车厅,手续简单,乘坐舒适度高(空间大)。
劣势:我个人想不出有什么劣势,乘客具有广泛的普遍性?
综合上述,个人认为高铁具有普遍参与性,我非常支持高铁建设,尤其是应该大力建设延伸到各个地级市,构建广覆盖的体系。有的人说,高铁超前、投入成本高!那么请问建设机场成本就不高?建设机场就不挤压底层群众的出行权?建设机场就体现对底层群众的关怀?我认为这种想法倒是实实在在的特权思想!
打造交通互联互通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历史前进的车轮是谁也无法阻挡的!只有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才是根本之道。
上个月刚从上海、苏州考察返回南宁,个人认为上海浦东机场管理细节有待提升,无法体现出一个国际大都市应有的价值展现。高铁站可能因为启用较早也比较陈旧,与南宁东站比起来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当然我们是新建站场),因此南宁乃至广西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和潜力的。
我们确实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但是也应当看到我们的优势,不能妄自菲薄。良好的生态环境、急需的基础设施、科技与工业短板等等都是很好的价值洼地。我们的GDP确实不如上海、北京一线特大城市,但是我们有自己的后发优势,一张白纸总比一个麻花易于描画。
最后希望在外地的广西老乡生活美满,赚钱更多的钱,为家乡带来实实在在的思路和视野。也希望我们广西、南宁发展越来越好,在“一带一路”宏伟大业下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