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定位工具打造成时空智能底座
武汉北斗产业规模将突破800亿元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7日08:34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记者汪*洋、通讯员刘海东、戴亚中)7月24日召开的武汉市突破性发展北斗产业推进会透露,今年上半年,武汉北斗产业规模约339亿元,全年有望突破800亿元。

会上通报,武汉围绕国家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建设目标,聚焦大众消费、工业制造、融合创新等领域,统筹推进产业集聚、创新驱动、场景应用等,取得积极成效。

成功引进华为鸿蒙、中科海讯、航天宏图等百余家行业领军企业,有效带动地理信息服务、“北斗+”应用、人工智能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依托航天科工集团资源优势,重点推进运载火箭研发、卫星制造及发射服务等核心业务,同步引进新材料研发、高端装备制造等配套产业项目。以吉奥时空、依迅北斗、梦芯科技等龙头企业为核心,持续强化芯片设计、板卡制造、终端设备等全产业链研发能力,在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实现创新应用突破。

通过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企业在高精度定位芯片研发、北斗与5G融合通信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目前,多个重点产业项目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为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能。6月26日,梦芯科技最新发布新一代北斗芯片——逐梦2740A(全系统全频点)、启梦Ⅳ 2730A(全系统多频点),相比同类产品尺寸缩小50%,功耗降低40%,定位精度达毫米级,具有显著优势。

借助跨部门协作平台,北斗技术应用普及工作成效显著。目前,武汉“两客一危”营运车辆(客运班车、旅游包车、危险品运输车)北斗终端已实现全覆盖,52万辆共享单车配备北斗定位系统,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武汉有北斗关联企业超300家,覆盖“芯片研发—终端制造—应用服务”全链条,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产业规模2024年超过6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底,有望突破800亿元。

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教授郭迟提出,推动北斗产业发展,关键在于从“补贴依赖”转向“场景造血”,抢抓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产业风口,将作为“定位工具”的北斗,打造成时空智能底座,抢占新兴硬件和载体入口,不断扩大产业“朋友圈”。“从单一的地理信息产业,迈向时空智能加持,将是万亿级大市场。”郭迟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chihao1993 发表于 2025-7-27 12:31
金融机构永远是最敏感的,从金融机构分布来看,我没看出老城区衰落的迹象。

当然作为老城区,硚口、汉阳 ...

就应该这样,三产去中心城区,制造业去光谷沌口东西湖。。。
一个是生活区,一个是工业区,武汉就是一个整体,这样分工合作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引才再发力 世界名校博士团深度对接重点产业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6日19:2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陈柯希 实习生 孙嘉旋 通讯员 聂浩)7月26日,由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工作局主办,武汉人才集团承办的2025“牛津-剑桥-新加坡国立名校菁英武汉行”活动在武汉会议中心正式启动。来自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的28位博士及博士后,与武汉市40余家重点用人单位展开深度对接,共绘发展蓝图。



高端人才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此次受邀的28位博士及博士后均拥有美、英、德、新等发达国家教育背景,研究领域涵盖生物医学、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等武汉“965”重点产业急需方向。启动仪式上,多位博士通过高质量路演展示创新成果,其产业化潜力引发睿创恒益、东科创星、达晨财智、天泽高投、长江创投等企业浓厚兴趣,双方围绕技术应用场景和合作模式展开深入探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骆驼集团人力资源负责人现场对7名锂电研发和BMS研发方向的博士发出邀请。

“武汉兼具经济动能、创新生态和人文底蕴,是理想的创业热土。”与会菁英纷纷表示。活动特别设置三天深度参访,学子们将走进光谷生物城、岚图汽车、康圣达医学等标杆企业,探访华中科技大学、九峰山实验室等科研高地,全方位感受武汉发展机遇。

人才与城市“双向成就”再升级

作为武汉市重点打造的引才品牌,“名校菁英武汉行”今年聚焦“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新加坡国立大学兰宇驰博士表示:“作为武汉人,希望能将光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带回家乡,推动产业升级。”这位怀揣赤子之情的学者,道出了海外学子报效祖国的共同心声。

牛津大学阎行懿博士从专业视角高度评价了武汉的科研环境:"武汉不仅拥有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扶持,更构建了从基础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创新生态。"他以光电子产业为例指出,武汉现已形成全套完整产业链,这种全链条优势正是吸引全球科研人才的关键。这一观察充分印证了武汉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独特竞争力。

本次活动得到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等多区联动支持,是武汉市深化“人才强市”战略的关键举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谷自带光芒,哪还用吹。中心城区必须停止商改住,才能有增量,有发展,无商务写字楼的老城住宅区只有衰落一条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街区的变迁与新生,央视聚焦大武汉的小里分

2025-07-27 09:26 来源: 央视新闻



  湖北武汉,有一种独特的建筑叫作“里分”,它融合了中西风格,充满市井烟火气。如今,这些老建筑正通过“修旧如旧”的改造焕发新生,成为市民和游客争相打卡的新地标。

  武汉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咸安坊,始建于1915年,咸安坊的入口月亮门是由花岗岩砌成“石库门”,咸安坊也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石库门建筑群之一,在民国时期这里曾是汉口最负盛名的高端住宅区。



  里分是武汉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式,外墙多使用红砖或青砖,屋顶覆盖红色机制瓦,整体风格融合了西方低层联排式住宅与中国传统四合院元素,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随着城市更新行动的持续进行,武汉对部分里分进行更新改造,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的原则。



  武汉市江岸区咸安坊运营方负责人 郭洪林:我们在2016年对整个片区做了比较深入的文化调研,通过之前和一些老里分居民进行沟通,查了一些历史文献。按照国家的这样一个城市更新的大方针,以历史传承包括保护和发展的理念,进行了整体的修旧如旧的规划和修缮工作。咸安坊它不光是一个建筑的样本,更多的我觉得是一种里分文化的一个传承在里面。



  2024年,经过8年精心修缮的咸安坊重新开放,不仅引入了时尚餐饮、特色零售等现代业态,还通过本地相声表演、文创产品等方式,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武汉的在地文化。



  武汉市江岸区咸安坊运营方负责人 郭洪林:我们秉着历史传承方向和在地文化孵化了很多品牌。在地文化和本土的一个相声社做了武汉话相声这样一个品牌。同时来说武汉的过早文化也是比较出名,所以我们做了很多衍生品。



  武汉市民 伊园:我感觉这里的建筑非常的美,有一种民国时期的感觉。这里的餐饮打卡地还有服装零售,让我有一种很新奇很新潮的感觉。



  游客 邓阳:这里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为我们也是想来看一看以前的老房子,这种很有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一个地方。

  据了解,目前武汉市共有178处里分建筑,其中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保留了20多处。今年7月初,延庆里惊艳亮相,这个由7栋特色里分联排建筑组成的街区,成了汉口历史风貌区的新晋文化地标。



  一来到延庆里,便会被这片新式里分的独特气质所吸引。作为昔日的职工宿舍,这片里分曾以紧凑私密的格局适配市井生活,并随着时光流转,成为一片危房。



  现在,经过改造后的延庆里不仅在环境上焕然一新,还吸引了多家非标准化商业店铺入驻,让老里分也变得分外洋气。



  武汉市民 姜维:像现在这边可以去逛一下展,然后可以喝咖啡可以购物,并且我发现这边的每个店铺都挺有特色的,进去就像开盲盒一样,感觉处处有惊喜。



  通过政策创新、技术赋能、社区共治等方式,武汉让老里分成为既能传承历史、又能满足现代生活的“活态博物馆”“里分”也成了武汉独有的城市名片之一。

  (来源:央视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世界斯诺克 武汉公开赛来了
新科世锦赛冠军赵心童等将在江城挥杆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7日08:39 来源: 楚天都市报




赵心童在世锦赛比赛中    新华社发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胡迪凯 通讯员 胡小桅 毛昕

日前,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8月24日至30日,2025世界斯诺克武汉公开赛将在武汉光谷体育馆(华中科技大学)盛大举行。作为新赛季首站排名赛,武汉公开赛汇聚了当今斯诺克界几乎所有顶尖球员,包括卫冕冠军肖国栋、新科世界锦标赛冠军赵心童以及世界排名前十的全部选手。

此前,赛事资格赛阶段已于6月下旬在英国落幕,世界排名前16的球员悉数报名,其中凯伦·威尔逊、马克·威廉姆斯、约翰·希金斯等焦点球星均顺利突围,晋级正赛。仅有克里斯·韦克林和卢卡·布雷塞尔两位TOP16选手遗憾折戟资格赛,将为全球斯诺克爱好者献上一场精彩绝伦的“江城盛宴”。

中国斯诺克力量在赛事资格赛中表现也很亮眼,现役32位中国职业球员中,有31人报名参赛。在出战资格赛的28位中国选手中,共有13人成功打入正赛,展现了集团作战的强大实力。除了球迷们耳熟能详的张安达、斯佳辉等名将,更有多位备受期待的“00后”新星将首次亮相武汉公开赛舞台,包括雷佩凡、王雨晨、常冰玉等新生代球员,他们的加入为中国军团注入了强劲的新鲜血液,也令本土观众充满期待。

根据赛程安排,肖国栋、赵心童、特鲁姆普以及奥沙利文的4场焦点之战,以及4场涉及外卡球员的对决(其中一场将包括中国斯诺克旗帜性人物丁俊晖),共计8场延期资格赛,都将在武汉正赛期间进行。这一安排无疑将极大提升正赛开局阶段的观赏性和悬念,为主场观众带来顶级的观赛体验。

2025武汉公开赛正赛阶段将采用经典赛制,正赛首轮至1/4决赛采用9局5胜制,半决赛11局6胜制,决赛采用19局10胜制(分上下两个阶段进行)。赛事总奖金70万英镑,冠军将独享14万英镑的荣誉与奖励,亚军可获得6.3万英镑,同时赛事还设立了5000英镑的单杆最高分奖,激励选手们冲击极限,创造精彩瞬间。

据了解,2025世界斯诺克武汉公开赛由世界职业比利与斯诺克协会、中国台球协会、武汉市人民**、湖北省体育局主办,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市体育局、武汉广播电视台(集团)承办。

武汉公开赛自创立以来,已经成为世界斯诺克版图上的重要一站。本届赛事是该项赛事连续第三年在武汉举办,不仅延续了高规格、高水平的办赛传统,更作为新赛季的首站排名赛,吸引了全球精英选手的积极参与,其竞技水平和关注度均值得期待。

目前,赛事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一场汇聚世界最高水平、展现斯诺克运动独特魅力的精彩赛事即将在武汉光谷体育馆点燃战火,江城武汉正以饱满的热情和细致的服务,静待全球斯诺克巨星和球迷的到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ddmao 发表于 2025-7-27 13:16
产业基金是吸引和转化高新技术产业的一大关键。这些年大小芯片,生物制药,北斗导航,量子,机器人等项目 ...

没问题,所以高新技术企业,包括新金融类型应该在光谷沌口发展啊。甚至包括国有融资平台,我觉得就应该协调发展。

但是回到老城区是否衰落上面,我觉得没有。从金融机构来看,目前中心城区还是承担了主要的三产产值和税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acug601603 发表于 2025-7-27 13:57
光谷自带光芒,哪还用吹。中心城区必须停止商改住,才能有增量,有发展,无商务写字楼的老城住宅区只有衰落 ...

这个我很同意,不过商办体量目前的确太大了。适当留白一些区域不忙着拆迁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chihao1993 发表于 2025-7-27 14:23
没问题,所以高新技术企业,包括新金融类型应该在光谷沌口发展啊。甚至包括国有融资平台,我觉得就应该协 ...

老城区没有衰落。很多争议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产业类型完全不同。武汉主城之于光谷,类似于旧金山市区之于硅谷。硅谷并没有造成旧金山市区的衰落,相反旧金山依然非常有活力。硅谷位于旧金山市区南部大约50-70公里距离,这个和光谷距离武汉主城的距离也惊人的相似。所以这是一种相互成全,并不是零和游戏。

另外,第三产业分很多种,其实光谷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科技研发,软件,游戏,动漫,电子商务,专利等等都是第三产业。这些才是光谷主要的产业类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
发布日期:2025-06-25来源:
(2025年4月23日武汉市第十五届会议通过 2025年5月29日湖北省会议批准)

第十一条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东湖科学城、武汉新城、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等为重要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主阵地。

东湖科学城聚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高水平实验室集聚区、科教融合园区建设,建设成为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

武汉新城聚焦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建设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聚焦高能级创新平台和重大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大健康、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结合产业基础优势,聚焦高水平创新平台和技术创新高地建设,重点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先进材料等产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十七条 本条例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6: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南小米汽车工厂真的在建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6: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uster1 发表于 2025-7-27 16:33
汉南小米汽车工厂真的在建了吗

都在铺顶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ttyy1122 发表于 2025-7-27 14:00
历史街区的变迁与新生,央视聚焦大武汉的小里分

2025-07-27 09:26 来源: 央视新闻

里分代表武汉的历史底蕴,所以老城区一千年之内都会是城市的根,没有底蕴城市就没有灵魂了。
新城就是ZF人为的帮助老城市分担产业的区域。
所以,光谷沌口东西湖之类的,本质是服务于老城区的。第一,帮老城区分担一部分产业,让老城区集中资源发展服务业,成为更加适合生活,更加有人文底蕴的地方。第二,新城要努力创造价值,创造税收,这些都大部分要用来发展老城区的配套,提升老城区的品质。
这就是**正在做的事。老城区就好比是老板,新城区就是优秀的员工。以前公司很小,老板要亲自干活,公司做大了,老板不用干活了,让员工干活创造利润,老板管好账就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7: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hihao1993 发表于 2025-7-27 14:24
这个我很同意,不过商办体量目前的确太大了。适当留白一些区域不忙着拆迁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现在市里就是喝鸠酒止渴。不喝欠发那么多绩效工资咋办。地产商这种雨天抽伞的肯定是逼着核心地块商改住去拿好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00:33 , Processed in 0.04770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