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9171|回复: 10

[经济资讯] 比亚迪与丰田签约,共同开发电动车型及动力电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5 17: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摩天圳 于 2019-7-19 17:06 编辑

7月19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与丰田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丰田)签订合约,共同开发轿车和低底盘SUV的纯电动车型,以及上述产品等所需的动力电池。车型使用丰田品牌,计划于2025年前投放中国市场。

比亚迪于1995年起步于电池事业,掌握电池、IGBT、电机、电控等电动车的核心技术,现已成为能够提供包括电动车以及动力电池在内的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比亚迪于2008年推出世界首款量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PHEV),并从2015年起,连续四年实现了新能源汽车(PHEV和EV)全球销量第一。

丰田于1997年推出世界首款量产混合动力车型以来,作为开发电动车领域的先驱,在研发、制造、销售方面具备丰富的技术和经验。

双方认为,为了减缓全球变暖,减少CO2排放,以进一步普及纯电动车为目标,有必要超越竞争关系的束缚,寻求共同发展,因此在纯电动车型共同开发方面达成了合作。

今后,比亚迪与丰田将结合各自在电动车和电池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开发实力,致力于开发更具吸引力的纯电动车产品,推动纯电动车的进一步普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9 17: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 ... ytcerm4816843.shtml这种高等级的合作是深圳企业强大的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9 17: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未上市预售订单就超过1万,比亚迪新车到底有啥“了不起”

车之养护(9117人已关注)

+关注
浏览数:426 2019-07-19 15:27

温馨提示:本文共1906个字,17张图,阅读完大概需要3分钟
在7月11号这天,北京水立方人潮涌动。原来,在这天,万众瞩目的比亚迪宋Pro正式上市。

宋Pro作为比亚迪第二款pro车型以及首款基于全新BNA架构打造的5座车型,它在上市前就备受关注,比亚迪这款新车到底有啥“了不起”?





当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长江在发布会现场说道宋Pro的预售订单已突破了1万的时候,就已经引起了众人对宋Pro这款车的极度期待;

而在售价公布的时候,更是点燃了全场的气氛;





宋pro这款车细分成三款车型;

宋pro燃油版官方指导价:8.98-11.98万。

宋pro DM官方指导价:16.98-21.98万。

宋pro EV官方指导价:17.98-21.98万。

三大动力组成,12款细分车型,比亚迪王朝系列的产品矩阵再次得到提升。





其实宋pro这款车的到来可以说是比亚迪今年的“及时雨”

大家都知道比亚迪“玩电”玩的比较好,它曾经连续5年夺得全国的新能源销冠;连续4年夺得全球新能源市场的销冠;在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4.57万辆,同比增长94.5%。

比亚迪在新能源发面的造诣与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在燃油车方面,却出现了“偏科”的情况,

在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的燃油车累计销量为8.24万辆,同比下滑44.91%。





比亚迪在今年定下了年销量65万的目标,但是在今年上半年,它仅仅完成了目标的35%,要在今年下半年完成65%的任务,可谓是极为艰巨,而要实现今年的目标,宋Pro的上市就是其中一张王牌,它不仅仅剑指A+级SUV的标杆,更肩负着比亚迪的销量重担,那么在前几天上市的宋Pro有可能成功吗?

我觉得它还是很有机会创造奇迹。

至于为什么,我们接着往下看。

龙颜再进化,配置再升级:





我们不可否认,当沃尔夫冈·艾格加盟了比亚迪之后,比亚迪旗下车型的颜值都有了“质”的提升,在上海车展中带来了“Dragon Face 2.0”设计语言无人不为之赞叹,“好的设计就是成功的一半”毫无疑问,比亚迪已经完美的从“丑小鸭”进化成了“白天鹅”。





值得一提的是宋Pro依然采用了“三外观”的设计,这也是比亚迪的传统做法,三种车型会根据动力组成不同而前脸有所不同,比如燃油版采用横列单横幅格栅、DM版采用横列双横幅格栅、而EV版采用的是点阵式格栅;毫不夸张的说,这三款车型都各有各特色,绝对是同级中颜值最高的存在。





新车的内饰依然沿用家族式的设计方式,干净利落,一条贯穿式的镀铬饰条舒展开来,配合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盘和电子挡把,保证了车内的质感,而标志性的12.8英寸悬浮pad也烘托了车内的科技氛围。





此外,新车搭载的DiLink2.0智能网联系统也是一大亮点。不仅支持OTA空中升级、车辆远程控制等安全操作,还兼容和平精英、王者荣耀、抖音在内的400万个以上的APP应用,智能化配置让它极具竞争力。





安全配置一直都是永恒的话题:





安全配置这方面,一直都是比亚迪比较重视的,宋Pro搭载了同级中罕有的L2级PLUS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可以实现自动跟车、交通标志识别、主动刹车等约20项“越级”功能。





除了L2级的驾驶辅助之外,另一个黑科技与卖点就是它的全息透明影像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环视四周,而且还能看清车底,真正的做到了彻底无盲区。换句话说就是“透明底盘”,让安全性与实用性实现最大化。





要知道这个全息系统是路虎的卖点,而如今一辆不足20万的宋Pro就有搭载了,这让路虎“颜面何存”了呢。

动力系统处于同级前列:





宋Pro燃油车搭载了1.5T发动机,最大马力为160PS,最大扭矩为245牛米,并且能满足国六排放标准,传动匹配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宋Pro 则DM分别推出了四驱性能版以及四驱高能版两种车型,纯电续航里程为81KM。其中四驱性能版车型搭载了1.5T发动机与后桥单电机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综合最大马力为323PS,最大扭矩为525牛米,匹配6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而四驱高能版车型则是在四驱性能版的基础上搭载了一台前桥电机,使其综合最大马力达到473PS,最大扭矩达到775牛米。





而宋Pro EV版车型分别推出高功率版和高功率高续航版两种动力车型,两种车型均搭载一台前桥交流永磁同步电机。

其中高功率版车型搭载了容量为59.1kwh的电池组,其最大马力为163PS,峰值扭矩为280牛米,NEDC续航里程为405KM

而高功率高续航版车型搭载了最大容量为71kwh的电池组,其最大马力为184PS,峰值扭矩为280牛米,NEDC续航里程为502KM。





值得一的是“宋Pro EV”,经过超百万公里耐久测试、超400项整车性能试验以及跨越极寒极热的温差考验,让消费者消除“电池不稳定”的忧虑。





总结:从宋到宋Max,再到今天的宋Pro,宋这款车型逐渐丰富的矩阵有利于助力“王朝系列”的市场开拓,而王朝系列又将携手e网系列实现品牌的全面升华。要想在下半年实现完成65%的销量目标,宋Pro这款车可谓是任重道远,而同时我也相信宋Pro这款车绝对有能力成为A+级SUV的新标杆。

而随着比亚迪产品矩阵的更加完善,这个品牌在未来的发展非常值得我们共同去关注

微信端搜索“chezhiyanghu”或“车之养护”关注公众号,了解更多汽车最新资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9 17: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news.bitauto.com/hao/wenzhang/30411104欧洲三大顶级设计师加盟后颜值爆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9 19: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丰上半年营收近500亿元 同比增长17.36%
顺丰上半年营收近500亿元 同比增长17.36%
新浪财经APP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分享

原标题:顺丰上半年营收近500亿元 同比增长17.36% 来源: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陈韵哲)7月18日晚间,顺丰控股(34.080, 0.78, 2.34%)发布了6月月度数据,月度营收回升至91.23亿元,创出近5个月来的新高。若以月度数据统计口径计算,顺丰控股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4.79亿元,同比2018年上半年营收增长17.36%。


对比近3个月的数据发现,顺丰6月业务量同比增速达到15.79%,环比5月业务量增加8%,业务量回升态势明显。有分析认为,数据回升源于顺丰自5月起推出的针对电商市场的产品。对顺丰来说,电商市场仍然处在增量扩容期,对扩大市场占有率会起到重要作用。华创证券分析师认为,该项业务有助于公司提高装载率,作为“填仓”效果起到边际正贡献作用。

天风证券(10.100, 0.26, 2.64%)分析师认为,顺丰开发的新电商业务产品有望填补价格区间上的空白,扩大电商客户品类范围,将会是短期刺激公司业绩弹性的重要变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体行业快递单票收入普遍下降的情况下,顺丰单票收入保持在相对稳定水平。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快递行业整体单价水平为11.78元,同比下降2.05%,降幅环比扩大1.3个百分点。从顺丰公布的6月月度数据可以看出,顺丰的单票收入达到23.21元。相对于行业整体单价水平持续下降。

天风证券分析师认为,未来随着顺丰成本管控红利逐渐释放,资本开支稳定,加之顺丰在供应链业务上的发力,2019将成为顺丰的业绩改善年。

文章关键词: 顺丰 顺丰控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9 19: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丰,深圳又一家1000亿级巨头诞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9 19: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迈瑞预告半年业绩 内窥镜或成新增长点
来源: 赛柏蓝器械  作者: 巧克力整理 2019-07-14 A-A+
7月11日晚,迈瑞医疗发布2019年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营收78.2亿- 85.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25%;预计盈利22.5亿- 24.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30%。

其在上半年整体增速和第一季度持平,但利润增长率低于2018年整体增速。数据显示,迈瑞医疗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0%和25%,2018年全年的这两个数据分别是23%和44%。

利润新增长点

虽然有三大主营业务作为公司支柱,但迈瑞医疗依然在试图培育新的增长点。

其在今年一季报和半年业绩预告中都表示,新兴业务持续发力带动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呈现稳健、持续增长态势。

年报显示,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和医学影像构成迈瑞医疗的现有业务框架体系,同时迈瑞医疗也在重点关注微创外科等新兴领域。目前,迈瑞医疗已在内窥镜手术器械和硬镜系统方面有所投入,并有一定技术积累,将培育其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内窥镜主要用于微创手术,即通过一个微小孔道或微小切口进行脏器病变切除、畸形纠正、修复或重建等各种外科手术,最终达到治疗目的。相比传统手术,内窥镜微创手术有创口小、失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备受医患双方的青睐,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内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

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数据,2018年,我国内窥镜市场达到278亿元,内窥镜配套器械市场规模更大,达500亿元。

除此,高毛利也是内窥镜行业的一大特点。

如近日申请上市的康基医疗,主要产品为微创手术医疗器械,其2017年和2018年的毛利率都在80%以上,而同期迈瑞医疗的毛利率也只有67%和66%。

若迈瑞医疗将内窥镜器械发展为第四主营业务,其利润或将迎来又一波高速增长。

但2018年年报显示,迈瑞医疗三大主营业务占总营收98%,内窥镜器械占比不足2%,在迈瑞医疗官网的外科产品中,目前只有HD3硬式内镜一款产品。

迈瑞医疗的基石

任何新兴业务的开拓都离不开基础业务的支持,生命信息与支持是迈瑞医疗的三大产品线之一,更是迈瑞医疗所有业务的基石。

财报显示,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占迈瑞医疗总营收的38%,其中监护仪已成为国内市场份额第一。

根据中国医疗器械协会数据,2017 年,迈瑞、飞利浦和 GE 的监护仪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64.8%、17.7%和3.8%。

但是在国际市场中,迈瑞医疗排在飞利浦和GE之后——根据 Evaluate MedTech数据,2017 年全球监护仪市场规模 27.9 亿,飞利浦、GE、迈瑞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38%、26%和10%。

而这10%的全球市场规模依然来之不易。

以欧洲市场为例,2008年迈瑞医疗通过并购Datascope,终于找到一块欧洲市场的敲门砖,为了适应欧洲市场,迈瑞医疗整合销售团队,把分销转变为直销。

但仍然需要打价格战,因为没有市场基础,迈瑞医疗只好把产品价格定得比飞利浦低10%-20%,逐渐积累品牌口碑。2018年,迈瑞高端监护仪 BeneView N 成功进入欧美高端市场。

其实除了国际市场,国内监护仪市场依然有发展潜力。根据中国医疗器械协会数据,我国监护仪市场渗透率已超过30%,但较欧美发达国家 80%渗透率仍然较低。

同时,迈瑞在三级和二级医院的监护仪均占据高比例份额,除了GE和飞利浦两家跨国企业,以宝莱特、理邦等为代表的其他国内公司主要是中低端监护设备,相比之下,迈瑞医疗的高端监护仪收入和毛利率都处于领先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9 20:58: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7月19号,宝马集团和腾讯表示,双方将联手在中国建立计算中心,推动中国汽车市场自动驾驶车辆的研发。报道指出,新的计算中心将在年底开始运营,为车辆提供数据处理能力,进而实现半自主驾驶或者全自动驾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9 22: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方为啥要交朋友?

官宣的说法是:比亚迪与丰田将结合各自在电动车和电池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开发实力,致力于开发更具吸引力的纯电动车产品,推动纯电动车的进一步普及。


“丰田更看重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强势地位,”方正证券分析师刘虹辰认为。在他看来,丰田跟比亚迪合作适配纯电动汽车难度和成本最低,符合丰田汽车短时间内就能拿出产品的短期策略,也能够迅速赚取双积分,满足中国市场的法规要求。

事实上,在发展新能源汽车路线上,丰田一度的设想是从混合动力跨进氢燃料车。不过,丰田随后调整了路线,于2016年底成立EV事业规划部,将之前作为“备胎”的纯电动汽车列入主力军。

丰田此前也提及,向纯电动车发力这一调整,与中国的市场和环保政策有关。

除此之外,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来看,比亚迪目前的确也是丰田寻求合作伙伴的最佳选择。

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主要有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两家,宁德时代虽然踩中三元锂电池红利,成为2018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最大的企业,但比亚迪才是丰田的最佳合作伙伴,因为比亚迪是中国市场上唯一形成电动汽车产业闭环的车企,旗下拥有上游锂矿资源、锂电池原材料、动力电池、新能源整车和电池回收等多个业务模块。

一位不愿具名的车企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车资本记者,丰田在华选择合作伙伴,不仅要考虑零配件供应商对电池是否有高标准控制,同时还需要看他们是否拥有强大的三电技术,这方面比亚迪更具优势。“它在三电核心技术方面的储备,就连奔驰都在2011年偷师学习,双方合资成立全新品牌腾势汽车,虽然当前腾势汽车的发展并不出色,但足以说明比亚迪的技术功底,受到传统车企追捧。”

“不过,比亚迪在这场合作中动力似乎更大,他们也希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未来会与包括欧洲厂商在内的多家车企陆续‘互加好友’,“上述人士预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0 12: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亚迪、丰田将共同开发纯电动车型 无成立合资公司计划

财联社

发布时间:07-2011:11
财联社(北京,记者 寇建东)讯,7月19日,比亚迪和丰田汽车共同宣布,双方已签订合约,将共同开发轿车和低底盘SUV的纯电动车型,以及上述产品等所需的动力电池。车型使用丰田品牌,计划于2025年前投放中国市场。

“这是双方在今年6月7日达成电池供应及开发协议的延续。”尽管没有透露7月19日协议的细节,但丰田中国内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双方不会就此成立合资公司,且新车型仅针对中国市场。”对于生产工厂及销售渠道,该人士称“这些细节尚在讨论之中”。

按照丰田的规划,至2025年,丰田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将计划售出550万辆电动车,其中混合动力(H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销量将达450万辆以上,电动车(EV)和燃料电池车(FCEV)达100万辆以上。

有备而来

丰田是在今年6月7日于日本举行的丰田汽车电动技术发布会上宣布这一规划的。

2017年12月,丰田也曾公布与6月7日目标相同的电动化计划,但目标实现时间定在了2030年。

仅仅一年半后,丰田便更新了这一规划——同样的销量目标,实现年份却整整提前了5年。为实现这一目标,丰田将在2025年前投放10款以上的EV车型。

彼时,业界曾对丰田这一略显激进的目标表示了担忧。据丰田统计,2018年,全球EV销量约为121万辆。换言之,6年之后的2025年,丰田EV的销量(FCEV销量可忽略不计)将达到相当于2018年全球EV年销量约80%左右的水平。

不过,丰田显然有备而来。正是在6月7日的发布会上,丰田宣布了2020年从中国开始投放EV车型,并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开展电池供应及开发合作。而在中国之后,丰田、雷克萨斯将在全球范围内扩充EV车型,并于日本、印度、美国、欧洲等市场依次展开。

“这是双方在今年6月7日达成电池供应及开发协议的延续。”7月19日,有丰田中国内部人士表示,虽然丰田在动力电池及EV整车上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但为了加快商业化进程,必须要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比亚迪7月5日发布的今年上半年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6月,比亚迪乘用车累计销量22.31万辆,同比增长1.6%。其中,新能源车1-6月累计销量14万辆,同比增长97.5%。

由于掌握了EV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且开发出了适应性更强的e平台,比亚迪俨然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军人物”。与此同时,按照已拟定的产能计划,到2020年比亚迪动力电池年产能将达到60GWh,不仅可满足自身需求,亦可对外批量供货。

生产存疑

按照双方在7月19日达成的协议,丰田和比亚迪将共同开发轿车和低底盘SUV的EV车型,并将于2025年前投放中国市场。

丰田此前曾对其EV车型进行了详尽的规划,产品涵盖小型车、中型轿车、跨界车、SUV、MPV及大型SUV共6大类。其中,丰田将和铃木、大发共同企划小型EV,中型SUV则与斯巴鲁共同研发。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双方不会为此发生资本层面的合作,而仅仅限于电池和整车技术领域。同时,丰田方面并没有明确在与比亚迪达成共同开发EV车型协议后,是否会对原有规划进行调整。

除此之外,未来由双方共同开发,并悬挂丰田Logo的新车将在何处生产,丰田方面亦未做出说明。

目前丰田在中国市场有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两家合资公司,据公开资料,两家合资公司目前共有规划产能200万辆,南北丰田各约100万辆。

数据显示,一汽丰田、广汽丰田2018年合计销量为130万辆,两家工厂实际产能已达饱和状态。而今年上半年,一汽丰田、广汽丰田销量分别为35万辆和31万辆。以此推算,南北丰田今年全年销量约与去年持平。与此同时,考虑到丰田在未来数年仍将向两家合资公司导入新产品,且存有雷克萨斯国产的可能,在未来数年间,丰田在华产能状况将持续吃紧。

这意味着,丰田在华两家合资公司工厂已无生产丰田未来全新EV车型的能力。

反观比亚迪,其常州工厂于今年4月正式签约,建成后,比亚迪年产能将突破100万辆。对比比亚迪今年65万辆的销量目标,产能依然较为宽松。

“生产方面的细节还在讨论当中。”7月19日,面对财联社记者关于未来新车是否将由比亚迪代工的问题,前述丰田中国内部人士不置可否。

早有征兆?

尽管在HEV市场遥遥领先,但丰田在EV领域的准备却明显不足。

早在2012年,丰田就在美国短暂推出过电动版的RAV4,并曾在国内多次展示过RAV4的电动版车型,但由于彼时EV市场尚未进入全面商业化阶段,加之丰田在HEV市场一路高歌猛进,EV被丰田束之高阁。

这一点,可以从丰田此前一直主推FCEV的技术路线上得以印证。而即便是在EV领域,丰田也只做出了在日本本土首先投放超小型EV,第二步在全球市场投放EV的战略规划。

受这一战略规划的影响,至今年6月,丰田才正式推出EV专用平台——e-TNGA(TNGA为丰田在2015年宣布的架构名称),与大众的电动车专用平台MEB相比,晚了近一年。

“丰田在纯电动车领域的部署发展上,确实慢了些。”丰田汽车副社长寺师茂树曾坦承。

面对全球,特别是中国蓬勃兴起的EV市场,动作缓慢的丰田显然要做出改变。

就在今年6月7日丰田与比亚迪达成电池领域合作的前后,业界便有消息传出,“丰田将和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达成合作,且双方已经敲定了合作细节”。

这一消息来源于网络上流传的一张照片。照片画面显示,比亚迪与丰田将成立“Dreams Project ”项目,其中,丰田的Logo上方写着“Drive Your Dream”,而比亚迪的Logo上方则是其品牌口号——Build Your Dream。

“丰田与比亚迪的合作或涉及比亚迪e平台和DM3技术”,彼时的传闻称。

仅仅三个多月后,这一传闻变成了现实。“为了以进一步普及纯电动车为目标,有必要超越竞争关系的束缚,寻求共同发展,因此(双方)在纯电动车型共同开发方面达成了合作。”在7月19日的公告中,丰田和比亚迪共同表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20 21: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亚迪新车型将使用丰田品牌 计划于2025年前投放市场
2019-07-20 10:01 来源:深圳商报

人工智能朗读:  0
原标题:比亚迪新车型将使用丰田品牌 双方签订合约,新车型计划于2025年前投放市场
深圳商报2019年7月20日讯 7月19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与丰田汽车公司签订合约,共同开发轿车和低底盘SUV的纯电动车型,以及上述产品等所需的动力电池。车型使用丰田品牌,计划于2025年前投放中国市场。
比亚迪于1995年起步于电池事业,掌握电池、IGBT、电机、电控等电动车的核心技术,现已成为能够提供包括电动车以及动力电池在内的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比亚迪于2008年推出世界首款量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PHEV),并从2015年起,连续四年实现了新能源汽车(PHEV和EV)全球销量第一。
丰田于1997年推出世界首款量产混合动力车型以来,作为开发电动车领域的先驱,在研发、制造、销售方面具备丰富的技术和经验。
双方认为,为进一步普及纯电动车,有必要超越竞争关系的束缚,寻求共同发展,因此在纯电动车型共同开发方面达成了合作。今后,比亚迪与丰田将结合各自在电动车和电池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开发实力,致力于开发更具吸引力的纯电动车产品,推动纯电动车进一步普及。(记者 潘咏)
责任编辑:施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5-19 02:00 , Processed in 0.04232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