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4-8 13: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楼安危
台风地震 难撼高楼
从美国“9.11”事件,到去年上海高楼火灾,人们逐渐意识到摩天大楼在大灾难面前是如此渺小,甚至成了救灾累赘。当大火烧起,当地震来袭,当台风肆虐,谁来为拔地而起的高楼保驾护航?这似乎是一把悬在每一座高楼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2001年“9·11”事件中,世贸中心大厦被毁,直接冲击了曼哈顿乃至纽约的高楼,商租价格一落千丈。而在当时的上海,金茂也同样面临许多企业搬出、内部员工人心不稳的局面。位于高楼内的企业,在享受舒适、便利的同时,却承受更大的安全问题。如何确保高楼的安全?
南都记者采访了建筑设计专家、结构专家、开发商等,他们给出的答案是:人们心目中的雷暴、地陷等问题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不是问题,台风、消防等问题则是目前专家们需要实际解决的重点,而对于专家们来说,属于高楼安全的真正难题在于紧急事件的发生,而在和平年代,目前的技术完全可以保障一座高楼的安全。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土木工程学科肖仪清教授是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结构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是高楼安全问题的权威。
据肖仪清教授介绍,高楼的实际安全问题主要有3个:首先是抗延续性倒塌,也就是“9·11”世贸大楼遇到的问题;其次是抗地震;最后是抗台风。后2个问题其实不一定是严重的问题,以目前的技术,都能够成功解决。
除此之外,高楼的安全还包括恐怖主义导致的火警、爆炸、竖向交通等问题,因为高楼人群集中,遇到情况之后需要紧急疏散,而此时电梯不允许工作,因此人群的疏散问题非常重要,目前非常缺乏这一块的研究。
根据观测,在台风之下,高楼会摆动起来,严重时里面的人像在坐船,地王大厦顶楼监测的结果显示,台风下顶楼摆动的位差达到1米,但在规范之内。大楼内的人会感觉不舒服,因此研究人员根据此研究减震措施,肖仪清教授课题组研究的减震装置是一种主动控制技术,可以减少这种摆动,缓解楼内人的不舒适感。这种技术在日本使用得最多,可以抗台风之外,还可以用于抗地震。目前,深圳的高楼中,京基100是第一个采用该技术的高楼,该系统造价超过千万元。
为了控制楼体在风中的摆幅,京基100设计者还在大楼91层设计安放了两个风阻尼器,形象地说,就是两个大铅块,每个重300吨,是国内最大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主动阻尼器,每个才重150吨。它的工作原理是:当大楼在风中摆向某一方时,阻尼器会在电脑和电机的控制下朝反方向运行,从而减缓大楼的摆幅,类似于平衡天平的砝码。在深圳这样多台风地区,京基塔楼的设计抗风压能力不仅达到了深圳地标标准的7级抗震,而且还按抵御百年一遇台风的标准来自我要求,抵御12级台风不是问题。 |
|